陳青兕聽李績自告奮勇,也沒有說話,這是最好的選擇。
與大食國的這一仗跟以往的戰役是完全不同的。
以往的戰役只要取勝就好了,因為大唐之前遇到的對手除了高句麗以外,不是遊牧民族,就是體量不足以與大唐抗衡的小國。
只要安排一能戰之將,將對手擊敗即可。
這些對手因為實力或是民族特性,只要出手夠快夠狠,就能斷絕他們東山再起的可能。
大食國明顯不同,作為一個宗教戰爭模式的國家,戰爭的潛力,是無比強大的。
跟這樣的敵手交戰,一時的勝負是左右不了大局。
比的是整個國家的全局力量,比的是國家的韌性
這註定不是一場短時間就能結束的戰爭。
陳青兕在西域安排了許多力量,有驍勇的戰將黑齒常之、王方翼,有持重沉穩的婁師德,還有智勇兼備的裴行儉坐鎮大局。後續支援的將帥有身經百戰的契苾何力,忠果有謀的高侃。
除了他們之外,還有一些名臣如王義方,魏玄同、皇甫文房、劉齊賢等人都給調到了西域,主持地方的行政工作。
因為局勢緊急,陳青兕的做法就是用名臣穩定西域的民心政局,用名將猛將來與敵決戰。
但這裏會存在一個問題,現實不是玩遊戲,籌齊一個五虎上將,五子良將,加上臥龍鳳雛,就能輕易平推。
能力越是出眾的人,他性格上就越強勢。
這類人對於自己的主意通常有着強烈的自信
一件事情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面來看得到的結果是不一樣的,兩個能力出眾的人,很容易因為意見的不一致而吵鬧起來,從而相互掣肘。
這個時候就需要一個能夠鎮得住場子的人,將這群天之驕子壓下,讓他們踏踏實實的幹事,而不是為了爭一個對錯而敗壞國事。
毫無疑問,李績是最佳的人選,不論是在軍方還是文臣中都有巨大的威望,他去西域,鎮住那些名臣良將。
李治有些猶豫。
對於李績的能力,他並不懷疑,只是對方也七十出頭了,這年紀若能安心養老,還能多活幾年,可真要統兵出征,能不能見最後一面都兩說。
李治向來冷酷,鐵石心腸,可對於李績卻有着超於一般君臣的情誼。
面前這位鬚髮已經花白的老者,可是在他最困難的時候,挺身而出支持他的。
李績帶着幾分詼諧的道:「陛下莫不是覺得臣老了,無法再為陛下效力了?」
李治忙道:「朕沒有這個意思,只是長史乃朕的腰膽,您不在長安,朕覺得有些不踏實。」
李治當年是晉王,而李績則是晉王長史。
兩人最早便是如此結識。
李績聽到「李長史」三個字,也有些感觸,道:「京中有小陳先生足矣,老夫再不出山,世人還真以為臣年老力衰了呢!」
李治也不再多言,頷首道:「那西域之事,朕就委託李長史了。」
李治當下也不再猶豫,任命李績為蔥嶺道行軍大總管,安西都護府大都督,右驍衛大將軍契苾何力為蔥嶺道安撫大使,右金吾衛將軍龐同善、涼州都督高侃為行軍總管,領兵前往西域迎敵。
陳青兕這裏也官復原職,重新擔任兵部尚書,以調動軍備物資,應對吐蕃、大食國的來襲。
果然如他們預料的一樣,青海湖吐蕃出戰的消息傳到長安後的五日,西域也傳來了大軍集結的消息。
儘管還沒有正式交戰,意圖卻已經明顯。
吐火羅是給嚇住了,他還是第一次見到一眼望不到邊的軍隊,向裴行儉求援。
裴行儉已經因時制宜,安排兵馬前往吐火羅協助抵禦。
大唐這台穩定了兩年半的機器再度高速運轉。
朝廷六部,每一個部門都在飛速運轉。
吏部負責徵調胥吏,指揮運糧事宜。
戶部簽發兵役徭役。
兵部負責軍備物資糧草器械的調配,還有前線軍事的後續支援。
刑部維護治安,避免有賊人趁機鬧事
第500章 大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