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製片廠門口,克魯爾戴上自己《綜藝》的記者證件,又向門口安保出示邀請函,這才進入了攝影棚區。
《綜藝》作為全美最大的娛樂雜誌之一,有「荷里活聖經」之美譽,是傳媒娛樂業的風向標,其影響力一點都不比《荷里活報道》差。
製片廠劇組雲集防火防盜防記者是日常工作重點。
安保人員護送克魯爾一直到了《分裂》劇組所在的一號攝影棚門口。
劇組宣傳部門負責人約克已經等在這裏,陪着克魯爾進了片場。
克魯爾一眼就看到了馬丁,似乎在準備一場戲,片場中只有他一個人坐在攝像機鏡頭前。
約克小聲說道:「拍攝還要持續一個小時,劇組今天下午專門為你準備了一個小時採訪時間,你稍微等待。」
克魯爾提前過來,就是想看一看這部特殊影片的拍攝。
最近,外界傳得沸沸揚揚,畢竟這種多重人格的角色演起來特別難。
雖然在攝影棚內不能拍攝,但他可以通過雙眼去觀察。
劇組開始了拍攝,克魯爾屏聲靜氣,就站在片場邊緣仔細看。
他觀察的目標是馬丁。
過來前,克魯爾仔細了解過這個項目,也看過劇組發來的媒體簡介。
如果一個演員飾演兩個乃至三個不同的人格或者角色,還不算特別難。
但這個項目裏面,馬丁至少要出演七八個性格完全不同的人格,等於七八個個性鮮明的獨立角色。
想想都覺得可怕。
克魯爾不知道馬丁能演繹到何種程度,又該用哪種表演方式去應對。
這是一場在同一個鏡頭內,數個人格快速變換的戲份。
對於演技的要求極高。
克魯爾突然發現,馬丁的面部表情在快速切換。
他通過微小的眉毛挑動,細緻的眼神變化,嘴角的勾起與下垂,顯示出了容貌相同,但神態氣質完全不同的多張面孔。
同一張臉,在一個鏡頭中,把不同人格的特點一次呈現,時間在毫釐之間。
克魯爾當了近二十年的娛樂記者,在《綜藝》工作超過十五年,實地採訪過數百位荷里活演員,能做到馬丁這樣的,寥寥無幾。
很多人都在說馬丁只會拍動作戲,只會賣弄搏擊與槍術,浪費了自身的天賦。
此刻的克魯爾完全不贊同,馬丁這一刻爆發出的演技,簡直是天才級別。
「這種角色,演技差的再努力都沒用。」他心裏嘀咕:「但天才般的好演技,能通過努力把劇本上的文字,變成真實可見的角色。」
半分鐘的長鏡頭很快結束拍攝。
馬丁去大衛芬奇那邊看了導演監視器,兩人對此並不滿意,回頭繼續拍攝這一條。
就在克魯爾的注視下,這條鏡頭重複拍攝了五次。
他發現每一次馬丁都會有所進步,每一張變幻的面孔都變得越發清晰立體,讓他能感覺到每一張面孔下隱藏的是什麼樣的性格。
這條鏡頭結束,馬丁進入了休息區,坐在椅子上閉目養神。
克魯爾沒過去打攪,因為劇組仍然在拍攝。
片場中沒有演員,大衛芬奇指揮攝像機拍一些空鏡頭。
克魯爾仔細看了一會兒,發現這些空鏡頭也都有特殊意義。
比如在洗手台上,放着多個刷牙杯,這些杯子裏面裝了或顏色或造型完全不同的多根牙刷。
克魯爾數了一下,牙刷的數量是24個。
正好對應男主角的24個人格!
不愧是大衛芬奇,荷里活最擅長拍攝這
類片子的導演,細節之處做的極其到位。
克魯爾有種感覺,馬丁加上大衛芬奇,會帶來一部震驚全美的作品,說不定會成為這類影片的標杆。
劇組收工大衛芬奇還在忙碌,馬丁去卸妝換衣服。
助理導演過去通知馬丁,《綜藝》的記者到了。
今天的採訪上周就定好了,馬丁點點頭,回到拖車又熟悉了一遍採訪文稿。
跟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