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謙為臣之首,幾乎所有派系的官員都看向他,這個時候,你大明長城不出來說點什麼嗎,結果雙手合抱笏板在小腹處,老神在在的看着腳尖。一筆閣 yibi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像在發呆。
其實朱祁鈺也在看于謙。
這是兒子第一次輔政。
于謙想要一直保持他在朝堂的威望,出來反對一下,如果能把兒子的這一次決斷推翻,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他都能佔據君臣博弈的上風。
發現于謙沒吱聲。
不反對?
那我就當你是贊成了!
朱祁鈺心裏樂了。
于謙這中立站得夠透徹。
其實朱祁鈺心裏也明白于謙為何中立,但此次動亂,朱祁鈺畢竟是受害者,對于謙的怨念極大,當初是你讓我登基的,也是你安撫我說接堡宗回來沒事。
結果發生這樣的事情時,你保持中立。
感情我一個人抗下了所有。
現在于謙這態度,說明他並沒有支持上皇的勢力,之所以中立,是因為在這場皇位爭奪中,他的忠心讓他無法站隊,只能中立。
朱祁鈺心裏對于謙的怨念少了些。
一看于謙不說話,有人站不住了,戶部右侍郎沈固直接出列,硬着頭皮道:「啟稟陛下,亂臣石亨、徐有貞、楊善、王驥興亂京畿,理應當斬,然此數人,皆為大族,究其九族,必將浩浩蕩蕩數千人,加上被蒙蔽、煽動的指揮和千戶、百戶十數人,再誅其七族、五族、三族,雜七雜八加起來,又是數千人,全部論斬的話,幾近萬人。陛下勤政仁厚,宅心天澤,是有國勢初升之跡,太子殿下初輔奉天,天資昭昭,若行此舉有違人和,恐引天怒。」
朱見濟暗暗搖頭。
沈固這番話,你還真不好判斷他的屁股是什麼立場。
因為說的有道理。
老朱登基之後,仁政治國,倏然間要殺上萬人,確實有違天和,而自己第一次輔政就如此巨大的殺戮之舉,暴虐之意引來天妒,也不是不可能。
畢竟這是封建時代,子不語怪力亂神,但不代表不拿封建迷信來搞事。
所以沈固這番話,你可以說他想給亂黨說情,但你也可以認為他在擔憂老朱的名聲和自己這個太子的未來。
很高明。
圓滑得讓朱見濟想收拾他都無從下手。
朱祁鈺正想說話,卻見錦衣衛指揮使盧忠出列,再次道:「錦衣衛承天子命,拱衛天意,亂黨石亨等人逆天行事,當承天怒,縱然大案牽扯萬顆頭顱,亦是石亨等人咎由自取,何怨上天,天下臣民,皆因此為戒!」
大案?
錦衣衛作為天子屠刀,辦的就是大案!
洪武年間的藍玉案,胡惟庸案,小了麼?
都是錦衣衛辦的。
太宗陛下殺得,當今天子就殺不得?
太子也殺不得?
該殺就得殺,不殺一儆百,你等亂臣賊子豈非還要惦記南宮復辟?
想多了。
朱祁鈺深呼吸一口氣,不容置疑的道:「盧指揮使言之有理,此事不需再議。」
意思明確。
老子給寶貝兒子鋪路,連殺孫太后和皇兄這樣的事情都願捨得一身剮,現在為了給太子立威,樹立太子平亂的政治正確性,殺幾千顆腦袋怎麼了。
管你起居注要怎麼寫。
管你後世怎麼編明史。
你們要是敢再說什麼狗屁倒灶的話,休怪朕不客氣了,俞士悅和張鳳算下場好的,真要不管不顧,敢反對重辦此案的,讓盧忠的錦衣衛去招呼。
打你一個亂黨同謀!
內閣那邊,權兼戶部尚書的陳循、權兼刑部尚書的王文同時出列,「陛下聖明!」
老臣胡濙也出列,「微臣以為然。」
胡濙,六朝老臣,經歷過永樂年間的「宮女案」和「方孝孺案」,天子一怒,十族都能誅,你這才九族而已。
殺就殺了,本來就是咎由自取。
胡濙精明。
第四十九章 強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