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2章 飛天

    常浩南嘴上的解釋,突出一個輕描淡寫。

    但就算沈俊榮並不算衛星結構設計領域的專家,但也能想到,這簡單的說辭背後,隱藏着何等複雜的計算和精妙的設計。

    雖然只是幾顆百公斤級別的小衛星,但其中的部分技術,卻絲毫不亞於數噸級別的大傢伙了。

    不過,他也沒再細問技術層面上更具體的細節。

    一來不是自己的專業範圍。

    二來

    發射場的指揮控制大廳,說起來好像是很高大上,但其實算是個半公開場合。

    雖然不可能隨便進出,但包括媒體,甚至一些有組織的參觀團隊都能進來。

    不是深入討論問題的地方。

    「所以這也是在給以後的中繼通信網絡做準備?」

    沈俊榮一邊問了個不太敏感的問題,一邊看了看旁邊另一塊屏幕上顯示着的時間。

    一時二十分。

    就姿態調整而言,這已經是非常不錯的效率了。

    「這倒不是。」

    常浩南搖頭:

    「就算是完整的、覆蓋全球的中繼通信網,主力也會是百公斤級別,最大不可能超過一噸的中小型衛星,本身其實不會面臨撓性振動過大,影響設備工作狀態的問題。」

    「那」

    沈俊榮面露好奇。

    「有備無患嘛」

    常浩南說着把耳機放下,站起身準備活動一下筋骨。

    青鸞星座的四顆衛星技術指標完全相同,02號姿態調整的順利完成已經驗證了整個技術的可行性,後面三顆衛星無論風險還是壓力就都要小上很多了。


    「眼下,衛星的主流結構還是中心剛體-撓性附件的形式,但隨着航天器功能的不斷多樣化,結構也遲早要發展到全撓性,比如日本計劃在2005-2006年發射ETS-VIII工程試驗衛星,就有單邊約20米尺寸的可展開天線,幾乎已經完全不符合傳統構型了。」

    「而未來尺寸更大的衛星,則有可能採用像是國際空間站那樣的桁架式結構,現在的解決方案是利用黏彈性阻尼杆,實現被動振動抑制,但衛星受制於本身的體量,又不可能有足夠大尺寸的中心剛體,單靠被動阻尼器很難滿足系統的穩定性需求」

    「」

    總而言之一句話——

    以後肯定有用,現在就順手測試一下,權當是做技術驗證。

    這個思路,在常浩南搞渦扇10的時候,其實就已經非常熟練了。

    渦扇9A整個型號,幾乎就是被這麼提前鼓搗出來的。

    欒文杰作為科工委時代就當過副主任的領導,對此已經見怪不怪,因此青鸞星座的項目得以照常通過。

    但對於較少接觸航空口業務的沈俊榮來說,似乎還是顯得有些激進了。

    老爺子盯着屏幕上已經恢復平穩的兩張圖看了好一會,才算是接受了常浩南的這個說法。

    「也好如果未來我們的空間站也用到桁架式結構的話,或許也需要這項技術發光發熱」

    他心裏這樣想着。

    接着又想說點什麼的時候,整個人卻突然一顫,猛地咳嗽了起來。

    這個時候,常浩南才突然想起,上一世在神舟五號任務成功之後,沈俊榮似乎就因為長時間的高強度工作而住了院

    與此同時,位於大廳一角的媒體準備區域,幾名工作人員也已經調試好設備,正一邊對着指揮大廳內部測試取景效果,一邊等待着下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

    雖然中間還有大概三個小時的功夫,但卻沒有一個人捨得閉上眼睛休息一會——

    很快,第一名華夏人就將離開地球,進入太空。

    華夏也將隨之成為全世界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

    在這種節骨眼上,別說休息,就連眨一下眼睛都會覺得浪費。

    很快,就有一名來自C站的記者注意到了正在交流着的常浩南和沈俊榮二人。

    「那邊的好像就是常浩南,常教授?」

    「誰?」

    旁邊的同



  
十月廿二推薦:  
隨機推薦:  重生1990之隱形富豪  百鍊飛升錄  四重分裂  美劇大世界裡的騎士  我在秦朝當神棍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360搜"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