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青衣女子的說法,三百年前因為他那位先生的緣故,觀潮書院遭受道家和各大宗門圍剿,她那位先生被迫離開觀潮水源,卻帶走了觀潮書院的四件寶物。
後觀潮書院穩住局勢之後,派人追回,一路往南,卻只得到她先生被道家圍殺而死的消息,四件寶物的去向不得而知,負責追尋仙寶的獨家弟子也沒有返回觀潮書院,而是守在他那位師弟被道家圍殺的地方。
後來收了一個弟子,開了一家酒樓,再後來的事情,就是李修平所知道的了。
聽完之後,李修平不由得皺起眉頭。
水雲間的老掌柜是追着仙寶出來的,如今仙寶在自己的身上,那自己要是去觀潮書院,豈不是就得把這些仙寶交出去?
他倒也不是捨不得,不然當初離開蓬萊仙舟的時候,也不會毫不猶豫地拿出來還給青衣女子。說到底,這些東西終究不是他的,自當還給本該擁有這些仙寶的人,可現如今他確實很需要這些東西,因為這些東西不僅能夠提升他的實力,還是他能不能在那些元嬰期強者面前保命的關鍵。
青衣女子笑着道:「放心,那位老前輩不會向你討回這些東西,不然這東西也不可能一直都放在我身上,一位儒家聖人,要找到我這樣一隻小妖,並非什麼困難的事情,哪用得了三百年這麼久。」
李修平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卻說道:「興許他老人家只是不想麻煩,加上擔心得罪妖族,所以才沒有找你,如今我拿着這些東西前往觀潮書院,等於是自己送上門,他哪有不要的道理?退一步說,就算他確實沒有收回這些仙寶的打算,可儒家其他弟子呢?他如今雖是觀潮書院的山主,但也得考慮其他人的意見吧。」
青衣女子點頭道:「也對。」
說完竟是不再開口,將所有的選擇都交給李修平。
如此一來,李修平不免有些為難。
不管他去不去觀潮書院,一旦觀潮書院知道那些仙寶在他身上,整個儒家肯定就會找來,這是一個巨大的麻煩,那樣自己非但要交出這些仙寶,還會跟儒家交惡。如果前往觀潮書院,雖說一樣要將這些東西交出去,但至少不會跟儒家交惡。
他如今跟道家那邊接下樑子已是不爭的事實,若是再得罪儒家,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這件事怎麼看,似乎前往觀潮書院對自己都更有利。
萬一那位老掌柜並不想收回這些東西呢?萬一儒家那邊也想讓他站在道家的對立面呢?
青衣女子之前就說了,道家,妖族,儒家,如今處於一種極其微妙的境地,道家跟妖族屬於對立,跟儒家也有仇恨,但儒家礙於一些東西,又不能跟妖族聯合對付道家,所以三家才保持着一種微妙的平衡。
為了打破這種平衡,他李修平就被牽扯進來,因為他是歐冶老先生唯一的弟子,是未來的鑄劍大宗師,背後還有無數勢力和各種強者,只要李修平被牽扯到這件事中,先前的平衡就會被徹底打破。
這是妖族的目的,也是儒家希望的情況。
也就是說,儒家如今是需要他李修平這個人的,而李修平越強,對儒家也就越有利,既然那些仙寶放在李修平身上能夠提升李修平的實力,儒家不見得就會將其收回,至少不會全部收回。
思索了一會之後,李修平開口道:「去觀潮書院。」
青衣女子問道:「確定了?」
李修平點頭表示肯定。
青衣女子只是點了點頭,啥也沒說,讓想從她臉上看出什麼的李修平不免失望。
不過想想倒也能夠理解,一隻活了幾百年的大妖,如果輕易能被自己看透,那這幾百年豈不是白活了?
讓李修平怎麼也沒想到的是,他剛決定去觀潮書院,就有儒家弟子直接找上門來。
來的是幾個讀書人裝扮的年輕人,這幾人進入酒樓之後,先是左右看了一眼,然後便徑直向着李修平那一桌走去。
領頭的是一個女子,雪白色襦裙,腰間掛着一塊無事牌,走近之後對着李修平行禮問道:「敢問可是李修平李公子?」
在這些人進門的時候,李修平就已經感受到了他們的存在,只是並沒有任何多餘的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