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陽沒有騙老王,他真的只有一點點美團股份。
他上車的時間太晚了,早在2010年,美團就拿到了天使輪和A輪,2011年的B輪融資金額就達到了5000萬美元。
人家王興可不是無名之輩,早年的人人網和飯否網積攢不少的聲望,很多投資人都願意砸錢投資。
魏陽是在B輪之後的一輪小融資,才拿到了一點股份,並順理成章的成為美團的代言人。
沒錯,人家之所以讓魏陽融資,就是看中他的影響力了,否則魏陽即便拿錢,也未必能入局。
美團的這點股份對魏陽來說,並不算什麼,畢竟回頭還有多輪融資,哪怕持續加榜保住股份,最後挺到上市,回報率也就那麼回事。
魏陽之所以投資美團,主要還是看中其的平台和渠道。
說白了,魏陽就想搞電影票務網站,佈局電影發行。
後世鼎鼎大名的貓眼電影,最初就是靠美團起的家,魏陽入局美團,目的就是為了取代貓眼。
美團對貓眼並不算重視,一方面是因為他們的主營業務和娛樂業無關。
美團是做外賣、點評和團購等線上服務,電影票務只佔了一個很小的板塊。
這個板塊想要發展壯大,就勢必要和娛樂行業合作,甚至是參與影視業務,這和美團主營方向偏離。
所以上輩子美團讓貓眼進行獨立,甚至是完全分開,讓出了主控權,只保持相關的渠道合作。
不是貓眼不好,而是同美團不搭。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貓眼在最開始並不賺錢。
盈利方式只有個服務費,有些還是要減免,費勁巴拉,賺的不多,屬於辛苦錢。
即便是這些辛苦錢,還要投入很多資源和精力,很多時候甚至要倒貼錢。
當然,前途是遠大的。
如果網站壯大,甚至可以覆蓋到整個院線,那麼就能資源整合,進軍上游產業,也就是電影發行。
到時通過各種方式向院線和製作方置換利益,很有可能成為最大的線上電影發行商。
但還是那句話,美團沒辦法做小,可做大了沒用。
後續還是要和文娛產業結合,並有可能受到其他網站的競爭。
上輩子貓眼就是發展到瓶頸,同時面臨阿里淘票票的競爭,美團不想再往裏面投入資源,最終放棄,讓光線入股。
等光線成為貓眼第一大股東,結合本身多年的發行資源和優勢。又聯合企鵝,最終成為業內數一數二的發行巨頭。
就以2020年後幾年的數據來看,貓眼已然是僅次於中影,可以同萬達、博納競爭前三,市值過百億。
對魏陽來說,市值還是小事,他真正看重的就是他可以憑藉票務網站,彎道超車,在發行乃至院線領域分一杯羹。
魏陽起家太晚了!
中影、上影、華夏、光線、博納、萬達等公司把盤子分的差不多了,不是他說插一手就能插的。
魏陽仔細研究過,就算藍鯨魚現在做發行,也只能跟在光線和上影后面,最多小有成績,很難完全獨立,甚至是成為一方巨頭了。
所以,拋開傳統發行模式,開闢新賽道,佈局線上票務,就是魏陽進軍發行的關鍵。
所以他才會找上美團,美團做線上服務,不能沒有票務網站,可又顧慮前期投入多,後期容易成累贅。
可魏老闆不擔心這個啊,他願意搞一個票務網站,與美團戰略合作。
這樣一來,美團有了票務網站,所有的投入都是魏老闆承擔,魏陽有了網站,還可以藉助美團的渠道,某種程度上達成了雙贏。
於是,魏陽收編了美團的相關團隊和線上票務業務,創立了花螺電影,藍鯨魚持股75%,美團持股25%。
藉助美團的渠道,花螺有了流量入口,下一步就是接洽覆蓋各大發行方和院線。
光線和上影作為魏陽的重要盟友+發行大拿,自然被魏老闆看重,準備加深一下合作了。
當然,魏陽最想拉攏的其實是企鵝。
這才是互聯網最大流量池,本
246 創立花螺網和黃小明、楊天寶的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