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大院要說誰最熟悉易中海,聾老太太絕對算一個。
其他人或許都沉浸在對張元林一車好貨的震驚中,所以沒有注意到易中海對張元林的刻意針對。
但聾老太太是清楚的,她知道易中海對張元林的怨恨跟抽大煙一樣上頭,根本戒不掉。
張元林說是領導送的,易中海直呼不可能,又說是打獵弄來的,一下子就信了。
就易中海這樣的表現,聾老太太怎麼會看不出他是借坡下驢,專門挑這個機會,順勢而為?
不過閱歷豐富的聾老太太也從中琢磨到了一點,她認為張元林是有難處的,因此沒辦法太詳細的解釋到底是哪個領導,為了什麼事兒送他這麼多東西。
這樣就給了易中海搞事情的機會,一個人想要藏秘密就很容易被人拿捏,這不,張元林就這麼被易中海拿捏住了,愣是被易中海逼的主動往坑裏跳。
既然解釋不清,那就只能被迫陷入誤會當中。
易中海肯定也是抓住這個機會,準備狠狠的算計張元林一波。
聾老太太作為大院老祖宗,也是在這裏居住時間最長的人,她對易中海這一輩的人非常了解,自然也知道易中海和劉海中曾經是捕獵高手,當年在整個街道都算是小有名氣,於大院裏更是明星人物。
畢竟那是一個糧食極度稀缺的年代,吃素可以靠拔野菜,摘野果,想吃肉就只能通過狩獵的方式,去抓野味,甚至米麵都很難弄到。
當然那個時候好的糧食也有賣,市場上,店鋪里都有,問題是那個時候還處於混亂時期,戰爭頻發,制度紊亂,不僅收入不穩定,就算有錢,那些好的糧食也是一天一個價,經常出現價高者得的情況。
總之,地位身份低賤的普通老百姓根本沒法兒奢望一頓飽飯,想吃東西只能自己想辦法。
對於手無寸鐵的老百姓而言,搶又搶不過,爭又爭不贏,既然沒法兒和人斗,那麼和野獸斗就成了唯一的途徑。
所以那個時候甭管你是什麼樣的人,好人壞人都無所謂,只要你能弄來糧食,在人們眼中就是大好人,大英雄。
因此那個時候正值年輕力壯的易中海和劉海中靠着一手打獵的本事積攢了一定的口碑和聲望,當然也為後來爭奪院內管事大爺的身份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只是他們的本事就這麼多,隨着後來祖國統一,全面解放,大家不僅有了穩定的工作崗位,也終於不用到處想法子搜刮糧食回來,自然不需要再冒着生命危險去進山打獵。
但聾老太太跟何大清的顧慮是差不多的,她也擔心易中海和劉海中依舊掌握着精湛的打獵技術,不然他們沒道理如此自信的針對張元林。
同時,這對聾老太太而言也是一個討好張元林,拉近彼此關係的好機會。
以前的機會找的都太刻意,這次不一樣,張元林明顯還不知道他陷入了怎樣嚴重的麻煩當中。
一旦張元林輸了,那不僅要丟面子,被人當做騙子,還會輸掉全部家當,全院二十多戶啊,這可不是開玩笑的。
像這麼嚴肅的事兒,張元林可不得對自己感激涕零麼?
如此想着,聾老太太一改往日高高在上,對全院不管不顧的態度,更不在乎夜晚凜冽刺骨的寒風,在想通以後,立馬就出門去找張元林了。
由於匆忙,聾老太太甚至都忘了拿上拐杖,等敲響張元林家房門的時候才想起來,但聽着屋內傳來的腳步聲,顯然這個時候再回去那是來不及的。
吱呀一聲,房門打開,還是秦淮茹開的門。
眼看着聾老太太又找上門來,秦淮茹心裏有些無語。
一般人吃了幾次閉門羹以後,再蠢的人也知道這條路行不通,還是趁早放棄為好。
結果這聾老太太作為大院老祖宗還這麼厚臉皮,屬實有些讓人不能理解了。
就算自家男人優秀,那他也是我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