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慧是省扶貧辦的辦公室副主任,三十不到的年齡,臉蛋有點圓圓的,雙頰都是深深的酒窩,梳着兩條小辮子,跟個小姑娘似的。燃字閣http://m.wenzigu.com
她臉長得很不錯,就是皮膚沒有江南女孩那麼細膩白皙。她當初考了省民政廳,後來扶貧辦成立,要從民政廳調一批人過去。有的年輕人認為扶貧辦比民政廳還沒權沒勢的,不願意去。可蔣小慧卻主動報名就去了。
說來也巧,蔣小慧就是寧甘省的人,是從「水咸草枯馬不食、行人痛苦長城下」的苦脊之地走出來的大學生。她的夢想就是到江南富庶之地來走走看看,見識見識改革開放先行地區的盛況,學習南方人的思維方式和發展經驗,要是以後有機會,她還是希望能回到故土,帶着鄉親們一起發展致富。
在大學的學生會,一次偶然的機會,蔣小慧聽說江省書記當初就在寧甘省插過隊,鄉親們待他甚好,他和鄉親們的感情也從未斷過,後來這位書記走出了寧甘到其他地方當領導,每到逢年過節都會寫信跟鄉親們,還會寄一些沿海地區的土特產給鄉親們。
雖然是東西不多,可這也讓蔣小慧燃起了希望。那就是曾經在寧甘插隊的領導,一直記掛着貧窮落後的第二故鄉。因而,蔣小慧大學畢業前拼命考試,終於從江大學順利考入了省民政廳。
到了體制內,蔣小慧本來以為能碰上省書記,可沒想到省民政廳是在大院外辦公,平時根本見不到位居高位的省書記。有過兩次,省書記確實來過省民政廳調研,可剛剛參加工作、沒有任何一官半職的蔣小慧,只能在省書記下車的時候看上一眼,參加會議是決計輪不到她的,就算是端茶泡水,也是辦公室副主任以上才能服務。
後來,蔣小慧想了一個辦法,給省書記寫了一份親筆信。在信封上的寄信人位置上寫了「從書記第二故鄉來到江工作的女孩子」。
省書記的秘書負責每天梳理省書記的信件,看到這封信上寫着「從書記第二故鄉來」的字樣,有些拿捏不准。他本來認為是有些人試圖跟省書記攀親帶故,打算作為無效信件處理掉。
可他又顧忌省書記是特別有情懷、對曾經插隊的第二故鄉充滿感情的人,最終不敢草率處理,向省書記請示了。
省書記看到這封信上娟秀的字體,還有「第二故鄉」這個顯眼的字體,當即就拆開了信封,閱讀了信上的內容。蔣小慧在信寫了自己的經歷,還寫了今天的寧甘落後地區孩子仍舊上不了學、大人吃不飽飯、老人看不上病,她還說到了自己能出來讀書,是因為自己成績特別好,村上每戶捐了錢,還到了學校申請了助學貸款才能改變命運希望省書記能幫幫自己的故鄉。
省書記看完這封信,淚水盈滿了淚眶,他從座位上站起來,走到窗邊,向着西北方向眺望,頗帶自責地道:「我這個曾經在寧甘插隊、青少年時期吃着鄉親們的白饃饃成長的人,幫助西北部的鄉親們實在太不夠了!」隨後,他對秘書說:「你幫我給這位小慧同志回一封信。」
「你這麼寫吧。
小慧同鄉,展信佳。
你的親筆信,我已收訖。我為你的成長感到欣慰,也為鄉親們的現狀感到憂心,同時為我工作做得不夠感到慚愧。
我答應你,並鄭重承諾,一定用好我手的權力,為千里之外的鄉親們,想方設法、千方百計做好事、辦事實,努力建言獻策,讓寧甘鄉親們能早日脫貧致富!」
寫完了信之後,省書記讓秘書親自跑了一趟省民政廳,將這封信交到了蔣小慧的手。儘管省書記並沒有親自會見蔣小慧,但這樣一封重若千鈞的信,已經讓蔣小慧感激不已。關鍵是在信省書記給出了承諾,會「想法設法、千方百計為鄉親們做好事、辦事實」,「讓寧甘鄉親們早日脫貧致富」。
省書記為什麼沒有隨便給她一個口頭答覆,反而要給她一封白紙黑字的信?這不正說明省書記是極度認真嗎?有哪位領導不想辦事,卻給人白紙黑字的把柄呢?可見,省書記是真的想要把這個事情落實的!
蔣小慧懷揣着這封信,保護得好好的。她沒有拿給省民政廳的領導看,而是將這封信的內容當作她和省書記之間的秘密,小心翼翼地保存着。她是從窮苦地區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