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完結了,前半部令人振奮,後半部令人消沉,本以為這未來將是曹,劉,孫三家爭霸,竟然是這樣的結局,看到曹、劉、孫氏的後人如何把江上敗掉,不能守住基業,眼睜睜看其毀掉,實在讓人扼腕嘆息,那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威震八方之時,何嘗想到,他的後人也被司馬家挾持,甚至被弒君,這未嘗不是一種報應」
「我太喜歡裏面的『義』了,即便古代的很多情感以現代的目光來看很迂腐,可那才是真正吸引人的東西。」
「我發現,各個年齡層的觀眾對諸葛亮的評價是相似的,對於曹操的評價是相似的,可惟獨對於劉備的評價與感悟完全不同,劉備是一個一腔仁慈赤誠而又難以具象的信念感和理想主義的人,年輕人看劉備,多是覺得優柔寡斷,可年長的觀眾去看,卻是完全不同的樣子。」
「當最後一遍片頭曲奏響的的時候,只覺得自己剩下了軀殼,魂魄都隨着歷史的風沙而去,現在才緩過神來,寫下這篇評論,其實從第一幕,殘陽下的張角歃血為誓,一片火紅,開啟了亂世序幕之時,我便沉浸在了《三國演義》之中」
「三國時期的風雲人物已經距離我們幾千年,感謝《三國演義》這部巨著將歷史定格在文字里,保存為一個巨大恢宏、浩浩蕩蕩的鮮活畫面展現在後人眼前。」
Movie軟件上,9.9分的評價上,處處都是觀眾們在各個層面的感慨。
誠然,《三國演義》這部作品,值得去討論,去感悟的點實在是太多了,多到幾乎每一個評論都不重樣,每一位觀眾都有着自己的理解。
可最大的感慨,還是這歷史的結局。
之所以會讓很多觀眾覺得荒涼,失落,就是因為魏蜀吳似乎誰也沒有贏,似乎一切人物的努力、一切的血雨腥風和爭鬥都沒有了意義,不管是南征北戰、戎馬奔波,還是在戰場上大殺四方,智計無雙的英雄人物,最後都成為了這歷史的塵埃。
《三國演義》中最出彩,亦是人氣最高的角色,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諸葛亮,火燒博望,火燒新野,舌戰群儒,智激周瑜,草船借箭,借東風,三氣周瑜,白帝城託孤,安居平五路,七擒孟獲,六出祁山,空城計這一個個精彩的事件,都成為了觀眾們腦海中的永恆記憶。
《三國演義》一經完結,就有很多的官方媒體在大力宣傳。
可老賊的賬號,卻並沒有轉發類似《三國演義》所取得的播出成績,或者說多少觀眾的好評,而是轉發了一個視頻。
這個視頻,是來自燕京大學的歷史教授劉國凱,講述的是《三國演義》中的角色,事件,與正史上的不同。
可這個博客一轉,不少老賊的粉絲都震驚的雙眸瞪大。
「老賊也忒大度了吧?」
「老賊壓根就不怕被罵好吧,從第一本書開始就被罵到現在,早就免疫了。」
「之前那幾個歷史教授發博客的時候,我還和他們Battle了一下,這下子尷尬了」
「那也不算罵吧」
不僅僅是這位歷史教授,還有過不少的歷史博主,歷史愛好者,在各種途徑上表達過對於《三國演義》的不滿,對與老賊虛構歷史,杜撰情節的不滿。
這是能夠理解的,一般做歷史這方面的學者,多半都抱有對於歷史的敬畏與嚴謹,其實在前世,因為這個原因而反感《三國演義》這部名著的也是有的。
林秋之所以轉發這個視頻,自然是認為這是有意義的。
畢竟《三國演義》裏的人物,很多都進行了杜撰和藝術加工,裏面的形象都與正史上的有所不同。
即便是在前世,國內的民眾提起劉禪,阿斗,都是《三國演義》中的形象。
還有周瑜,史書中的周瑜並不是氣量狹小之人,並且赤壁一戰大捷也是完全仰仗他的謀略,至於孔明借東風則並非史實,周瑜真正的死因也並非被氣死。
可是,甚至可以說多數人都將歷史上的阿斗,周瑜等角色對標了《三國演義》,這對於真正的歷史人物而言無疑是不公平的。
因為一部,導致「遺臭萬年」,被萬人唾罵。
所以林秋才會在《三國演義》的劇版
第602章 《三國演義》小說原作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