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橫跨懸臂
橫跨旋臂
兩千光年的星途,人類走了差不多三百年,十倍光速曲速,多出來的時間全用在物資能源的補充上。
來到所謂的「渡口」之後,為保險起見,人類便展開巡天望遠鏡陣列以及所有探測器都對準英仙旋臂方向,對前方路途上的星辰進行一一測量。然後安裝所測量得到的每顆恆星之間的距離,規劃航線。
這是一條長達四千多光年的航線,確實有許多恆星分佈在兩條旋臂之間,但卻及其稀薄,比以往人類所說的稀薄更加稀薄,就拿此刻距離人類大艦隊所在位置向着英仙旋臂方向最近的兩顆恆星,它們之間的距離就得到一百七十光年,而越往前恆星之間的距離就越遙遠。
有一些恆星之間的距離都超過了人類航行技術的極限。
所以前方雖然有恆星,但為了避免走到死胡同上,人類必須這個方向上兩條旋臂之間的恆星都測量完畢,然後儘可能的規劃出多條星路。
然而事實卻並不盡如人意,在對這些恆星進行逐一探測之後人類發現,可行的星路只有一條,其他路線要麼恆星之間距離太遠,要麼壓根就是一條死路,也就是前方是一片虛無沒有恆星那種。
而且讓人類糾結的是,這條唯一可行星路有一段區域,其最近兩顆恆星間的距離超過了五百光年,據測算大概是五百五十光年左右。
已經超出了人類艦隊一次性可最遠航行的距離,但好消息是那片區域有一團氫分子雲瀰漫,人類或許可以通過收集氫分子雲獲得一些物質,以作為能源補充。這在理論上是可行的,但有風險,如果發生什麼以外,人類大艦隊很可能就得因為能源耗盡而死在那裏。
那位置還是在星路的後半段。
對此,科學家們提出了一個方案,他們認為可以先將艦隊的常規速度加速到百分之五十相對光速,然後讓整支艦隊以慣性前進五十到六十光年,接着再啟動曲速引起跨越剩下的路程。
這個辦法看似可行,但他們卻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人類艦隊本身對所謂一次性只能跑五百光年的資源損耗計算方式。要知道那可不只是說曲速航行,常規航行的加減速也已經被算到了裏頭。
所以想要使用慣性航行手段彌補,遠不止五六十光年路程,算上加減速消耗,大概的上百光年。以百分之五十相對速度飄一百光年,就是兩百年,那就還得把這段時間人類生活生產所需算上。
這麼一算,又是一筆帳。
比「一箱油」里程多出的五十光年就這麼擋在人類前進的道路上,不解決這個問題,人類就不可能完成這次跨旋臂航行。
這是不可接受的,都已經看到目的地,現在唯有這條路可以走,因為再往前走,那就是獵戶座旋臂的末端了,那裏更是不可能跨越到英仙旋臂。
所以想要找到星圖中標註的小宇宙位置,只能通過這裏過去。
但是怎麼解決續航問題呢?
最直接的辦法是提高航行技術,徹底解決問題,然則技術不是說提高就能提高的,這是一個循序漸進和積累量變引起質變過程,急也沒辦法。
對此,人類新政府提出一個可行方案,那便是以接力的方式航行,就如同地球時代的空中加油增加飛機航程一樣。但也有些不同,地球時代的空中加油還是屬於在自己的活動範圍內進行的,加油後的母機是可以返回地面基地的。
因此人類計劃,先打造一批大型運輸艦,讓其在旋臂邊緣那兩個相距五百五十光年的其中一顆恆星系裝滿生產出來的反物質,然後讓它們先向着彼岸航行,走到大概三分之一路程之後,就讓它們關閉曲速引擎停在那裏等待後續而來的人類大艦隊。
等大艦隊追上之後,就以這些運輸艦剩餘的反物質作為「燃油」進行補充,接着踏上星路,跨越那相距最遙遠的兩顆恆星,如此便
第703章 橫跨懸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