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科幻小說 > 星辰大遠航 > 第228章 戰爭疑雲

第228章 戰爭疑雲

    第228章  戰爭疑雲

    在那個年代,許多國家都擁有這種激光干涉空間天線,其中中華家就有兩套,一套叫太極、另一套叫天琴。書神屋 www.shushenwu.com

    第三種,則是脈衝星測時陣列。

    顧名思義,就是一種利用脈衝星陣列測量引力波的辦法。

    所謂脈衝星,其實就是中子星的一種,即旋轉的中子星。脈衝星的特點是它會不斷地發出電磁脈衝信號,自兩極而出,形成兩道輻射錐。

    輻射錐強大的電磁脈衝信號就如手電筒一般掃過星空,如果其兩極輻射錐與自轉軸不重合,那麼它就會像一個有規律的搖晃手電筒一樣在星空中晃起來,若是輻射錐恰好掃過地球,人們就會觀測到這顆中子星以脈衝星形式存在。

    而脈衝星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它的周期非常穩定,特別是自轉周期在毫秒級的脈衝星更是異常穩定。

    故而人們根據脈衝星的特性,就想出了這種引力波探測方法。

    那就是根據觀測到的不同位置的毫秒級脈衝星,將它們構成一個陣列,然後用天文望遠鏡非常精準的測出每個脈衝到達地球的時間。

    如此之後,若是有引力波信號抵達地球,那麼便會對脈衝星陣列里不同位置不同距離的脈衝星,產生不同影響。

    引力波就是時空漣漪,時空漣漪變化會影響脈衝星脈衝達到時間,會使得脈衝周期與抵達時間出現不同變化。

    通過分析脈衝到達的變化、變化脈衝星所處方位等等信息,人們就可以發現有引力波到來。

    用這種方法探測到的引力波範圍,就是納赫茲引力波,即10的-9次方赫茲範圍。

    而在那個時代,中華家的脈衝星測時陣列,就是fast——天眼。


    嗯,其實還有一種辦法,叫做微波背景輻射的偏振測量,其原理是利用引力波的本身具有的兩種特別偏振模式來實現的,此兩種特別偏振模式一種叫e膜,另一種叫b膜。

    不過這種方法是用來探測原初引力波的,若是原初引力波存在,那麼就會在宇宙微波背景輻射裏面留下印記,人們通過其留下的印記,判斷是e模還是b膜,就可以知道原初引力波是否存在。

    當然了,現在新人類已經變成星艦文明,並且還在以30%光速勻速航行之中,自然沒法用脈衝星測時陣列來探測引力波了。

    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也沒法用,畢竟那是放在地面上的。

    所以就只剩下激光干涉空間天線了。

    新人類戰艦按照這個原理,在航行的時候,會刻意安排由搭載探測器的戰艦,按三艘一組,使之保持運動方向一致、速度同步,如此它們的空間位置便固定了。

    這麼一來,在勻速航行階段的每三艘搭載此類探測器的戰艦,就可以組成一套激光干涉空間天線。

    現在新人類探測到的引力波,便是通過這套陣列取得的。

    也正因為艦隊剛剛進入勻速階段不久,所以一開始科學家還以為是搭載探測器的戰艦還沒調整好同步呢。

    但在發現幾乎所有陣列都探測到同樣的引力波信號之後,他們才意識到,確實是引力波信號。

    引力波所造成的時空形變其實很微弱,也就是拉伸或擠壓,一般它的形變幅度只有10的-21級別。

            而它的信號源也可以分為多種類型。

    人們最先想到的,就是恆星級緻密天體的合併,如兩個中子星的併合、兩個黑洞的併合,這種類型引力波源產生的引力波頻率較高,一般在幾赫茲、幾十赫茲甚至上百赫茲。

    其次是兩顆白矮星的併合,白矮星的質量沒有中子星和黑洞那麼大,其併合的速率並沒有那麼快,所以這種引力波源也相對的具有比較低的頻率。

    再往小一些頻率的引力波源,就是遙遠星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合了。舉個例子,銀河系與仙女座星系大概37億年後相撞,那麼如果有一個位於本星系群外的文明,在若干年後,他們就會探測到這個類型的引力波源。

    而更低頻段的引力



第228章 戰爭疑雲  
切割磁感線推薦:  諸天科技之路  
隨機推薦:  百鍊飛升錄  神級插班生  詭三國  天降鬼才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星辰大遠航"
360搜"星辰大遠航"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