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又是一次升起,蓋州縣的官員們看別人吃早飯,他們喝酸梅湯。
昨天他們吃撐了,不能睡覺,溜達,吃大山楂丸,又有太醫給按下面的腸子。
剛吃進的東西在胃裏,一點點消化進腸子,但如果腸子是空的,消化速度會快。
按一按,再扎扎針,他們去幾次茅房,這才好些,本來應該讓他們吐的,他們捨不得。
其他人則是小米粥、茶葉蛋、豬肉大蔥和韭菜三鮮餡的包子。
實際上昨天眾人都沒少吃,包括下丘村的人,因為放鬆,把這邊的事情處理完,就可以回應天府了。
無須着急趕路,只要在本地慢慢轉悠,看到實際情況,其他的問題都是小問題。
今天看基礎建設輔助行業,先去磚廠,本地有黏土,更不卻煤,燒紅磚。
磚廠幹活的與在礦上幹活的一樣,戴着口罩防塵,大家在很遠的地方停下,粉灰吹到身上。
這些磚不拿來修城牆,因為不合格,修城牆用青磚,每一塊青磚都很大,上面會有磚頭的燒制地點、監工的記錄,就是燒磚的時候燒出來的陽文,凸出一部分。
現在的紅磚廠燒不出那樣的青磚,要求高,紅磚主要用來給百姓盤火炕、修煙囪。
但男人和男人睡覺,互相嫌棄,又不得不配合着讓那個被能保護住兩個人。
旁邊有個屋子,需要開門,有人干一會兒就放下工具進去,片刻又出來,抹一把嘴,擦擦汗。
兩個人蓋一床被就麻煩了,互相搶背,要把自己那一邊給壓着包起來。
兩個人中間脖子那裏有空的位置,冷風從那裏灌。
百姓最急需的不是糧食,糧食夠吃,大家怕冬天到來。
如果哪一塊磚還沒怎麼動就碎了,按照上面的字去查,這可不是找各種理由然後便保平安的朝代,修城牆的磚出問題就是死。
「諸位殿下,那裏是專門喝水的地方,與採煤的所在不同,採煤的人自己帶葫蘆裝水,磚廠地方不大,便在幾處位置建了小屋,裏面是綠豆水,加了鹽。」
劉晟主動介紹,煤礦是大明的,磚廠也是官方的。
不用看具體磚窯,這都是按照規則建的,看出貨量和在那裏晾曬的磚坯數量。
沒有自動的機械設備,幹活的人在那裏一下下制坯。
人在炕上,地上放一盆水,第二天早上的時候,那盆水就結冰了,未必都凍硬,至少上面會有一層冰。
實際上在這裏即便有火炕,晚上睡覺也不是很暖和,炕面確實是熱的,但這個熱氣無法讓整個屋子裏都熱。
一男一女誰還沒問題,大不了抱着,最好的姿勢是女的把後背給男的,這樣女的就不冷了,男的凍後背。
人睡火炕時躺着,腦袋如果露出來,凍鼻子,凍得直流鼻涕,鼻頭紅彤彤的,後背烙着難受,燙。
別看不管環境怎麼樣,這裏都有人生活,生活與生活不一樣,年年在屋子裏凍死人是生活,年年都暖和着睡覺也是生活。
一般就是用被把腦袋蒙上,直接蒙又壓得難受,側身,腳縮起來,儘量把自己團成個團兒,不然腳下冷。
有火炕的東北就這樣,冬天的時候就怕起來,爐子都滅了,被窩裏暖和,一出被窩
即便如此,有個火炕也是無數人家嚮往的,尤其是磚頭盤的,它結實。
如果弄泥坯子來盤,一個不小心就是一個大洞,而且還害怕下雨的時候雨水順煙囪進來。
「需要更多的獨輪車,這裏的木頭好用不?」
朱樉看見有人背磚趕路,用個木頭架子,磚碼在上面,一次能碼三、四十塊。
這一塊磚可是五斤,朱聞天那時的標準紅磚。
四十塊一背,二百斤的分量,換成獨輪車,多裝一倍的磚頭,推起來也比背着四十塊輕鬆。
「木頭?樹有,木頭有,真有,滾木,大的,那個木頭好,有小城牆,在上面來回扔。」
劉晟想着木頭,突然想起來元朝的時候這邊有戰爭武器,其中就有滾木。
里長想了想,從懷裏掏出來一個冊子,對照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