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九,神都洛陽。
隨着冬日漸深,天氣已是越發的寒冷,呼嘯寒風席捲着各處街巷。
城南十里外一處別院內,此時正有文人雅士聚集,請了有名的清倌人來助興。
官員私底下「大規模」聚集,在當下的大明並不多見,除非是特殊情況非常有必要。
比如當下,就處於「倒襄」的關鍵時刻,這些彈劾的中堅力量們,此時就聚集到了一起。
因有太子擋在前面,東宮一系只能被迫跟隨,在朝堂上跟其餘官員打得有來有回。
倒不是說東宮很強,而是參與彈劾的多數官員不願傷及太子,所以有力氣也發揮不出來。
用不太恰當的詞來形容,這種情況叫做投鼠忌器。
在第一波彈劾風波起來時,太子本人親自出面安撫眾臣,讓這些愛戴他的官員都很傷心,以為他背棄「操守」跟正道作對。
後來他們才知道,這件事乃是皇帝強壓,於是他們就理解了太子的苦衷,並重拾信心開始戰鬥。
只可惜,皇帝本人根本不理會此事,只讓太子一人出來擋槍,便讓朝臣們有力氣發不出來。
但是,經過這麼長時間的拉鋸戰,朝臣們也不是全無收穫。
比如朱景洪已被定性為狂妄暴虐,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典範,其名譽已完全被他們踩到地上。
現在他們聚在一起,就是商討如何繞過太子,直接向皇帝彈劾朱景洪。
自世祖朱審焯中興以來,皇權得到了空前的加強,壓得文武百官喘不過氣來,串聯彈劾這種「惡性事件」已極少發生。
然而極少發生,卻不等於沒有。
比如正統一朝,就已經發生了七八次,而最後發生的這一次,全部都跟朱景洪有關。
清倌人進行着優美的彈唱,一眾士大夫高談闊論着,現場氣氛格外的熱烈。
這些官員,多出自於都察院和六科,也就他們有這些閒工夫,來當所謂的中流砥柱。
而他們的聚會和談論內容,也很快傳到了皇帝耳中。
「唉看來我還是太仁慈!」朱咸銘忍不住嘆氣。
太子艱難支撐到現在這一步,對他來說已經很不容易,朱咸銘也不會太讓他難做,所以這一次他將主動出手。
「去請三位大學士來!」
「是!」
「再把李慶祥叫過來!」
聽到前面的吩咐,程英知道皇帝是要閣臣去壓,至於叫李慶祥這位北司同知過來,意味着皇帝做好了拿人下昭獄的準備。
陛下對襄王未免太過偏愛程英冒出了這般想法。
作為局外人,且是皇帝身邊的人,程英對這一切看得很明白。
「是!」
明天是十月二十,按慣例要舉行常朝,這些人將在常朝發難,朱咸銘必然要提前做好準備。
在皇帝與閣臣們商議時,皇城之外的睿王府內,陳芷正在迎接一位貴客。
王府正門大開,一頂轎子被抬了進去,越過數道門禁來到了銀安門內。
銀安殿前,陳芷領着睿王府的女人們等候着,待轎子在殿前落地她便主動迎了上去。
「我說妹妹可難得你來一趟!」
寶釵鑽出了轎子,神色間帶有幾分憂色,極為勉強笑道:「近些日子身體不方便,故而未能登門拜訪怠慢了嫂子,您可不要生氣!」
「你這是什麼話,咱們是一家人你這樣說可就見外了!」
「來我已備好茶水,就等着招待你呢!」
說到這裏,陳芷牽着寶釵的手往裏走去,一邊走還跟寶釵介紹睿王府妃嬪。
雖同是朱景淵的女人,但這些人比起王妃陳芷,地位上就差了一大截,在跟寶釵行禮後就非常安分的退了回去。
比起襄王妃,睿王府的內宅可熱鬧多了,從侍妾到王妃足有十幾個人。
見過之後,眾人便一路進了王府後園,東北角的一處樓閣上已準備好了一切。
落座之後,沒等陳芷開口說話,寶釵便自顧嘆了三次氣。
見此情形,陳芷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