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寫到了劉焉入蜀,那就順便提一提網絡上最近比較流行的「東州派」。筆下樂 m.bixiale.com
首先,筆者對於「東州派」的說法持開放態度,畢竟青史寥寥,能為後來者提供的也就是歷史的一個框架和大致脈絡,遠遠構不成歷史本身。尤此,但凡基於歷史框架上,所有合理的邏輯推斷,都有其存在的可能性。
然而可能性也僅僅是可能性,遠非歷史真像。實在沒有必要因為接受到某種標新立異的觀點後便拿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趾高氣揚的「教育」、「抨擊」那些持有不同觀點或不知道這個觀點的其他歷史愛好者。
畢竟無論哪種憑邏輯推斷得出的觀點,都沒有切實證據證明其真實存在,當然也沒有證據證明其不存在。
其次,筆者提提個人認為的「東州派說」的邏輯瑕疵。
東州派說的原始依據源自於:
《後漢書劉焉傳》:初,南陽、三輔民數萬戶流入益州,焉悉收以為眾,名曰「東州兵」。
《資治通鑑漢紀五十五》:初,南陽、三輔民流入益州者數萬家,劉焉悉收以為兵,名曰東州兵。
《華陽國志卷五》:時南陽、三輔民數萬家避地入蜀,焉恣饒之,引為黨與,號「東州士」。
「東州派說」認為,東州派衍自於對劉焉幾乎有着從龍之功的東州人、東州兵。單此來說,是滿足邏輯的關聯性的。
但是當提到「東州派說」的某些關鍵人物時,卻難免有些偷換概念的雙重標準,譬如費觀是荊州江夏人,吳懿是兗州陳留人,許靖是豫州汝南人。
而以上三處作為「東州派說」立派依據的史料則出奇一致的將「東州兵」、「東州士」定義為「南陽」「三輔」「民」「流入」「數萬家」。筆者理解,南陽、三輔代表來自的地方;民、流入代表着階級,也就是流民;數萬家代表數量。
也就是說,吳懿、費觀、許靖這三個所謂「東州派」代表人物,本質上與「東州派說」的立派依據自相矛盾。
再看時間線,劉焉入蜀是在公元188年5-6月間,死於194年。
鑑於《後漢書劉焉傳》、《資治通鑑卷五十五》在提「東州兵」時所用「初」字,大致可以判斷東州兵組建的時間線在劉焉入蜀後不久。
因此,即便「東州兵」之後衍生出了「東州派」,試問這樣一股與劉焉父子幾乎有着從龍之功的既得利益勢力,如何能接納,至早於195年後入蜀的費觀,至早於196年後入蜀的許靖,於196年入蜀的法正、孟達,以及於208年入蜀的李嚴。並將法正、孟達、李嚴,這些不受劉璋待見的後來人引為代表和首領?要知道這三人當初都是走投無路投奔劉璋的。(許靖和費觀是劉璋迎入蜀中的)這顯然不符合邏輯。
「東州派說」通過偷換概念,利用益州從事賈龍先迎後判,強行營造出一副劉焉治下,「益州派」受盡「東州派」壓迫,矛盾重重的益州景象,然而事實當真如此?當我們回顧劉焉入蜀後的作為,你會發現事實並不盡然。
1.安撫地方
《華陽國志卷五》焉既到州,移治綿竹,撫納離叛,務行小惠。
《資治通鑑漢紀五十一》焉徙治綿竹,撫納離叛,務行寬惠,以收人心。
《後漢書劉焉傳》焉到,以龍為校尉,徙居綿竹。撫納離叛,務行寬惠,而陰圖異計。
2.壯大實力
《華陽國志卷五》:時南陽、三輔民數萬家避地入蜀,焉恣饒之,引為黨與,號「東州士」。
《資治通鑑漢紀五十五》:初,南陽、三輔民流入益州者數萬家,劉焉悉收以為兵,名曰東州兵。
《後漢書劉焉傳》:初,南陽、三輔民數萬戶流入益州,焉悉收以為眾,名曰「東州兵」。
3.斷絕通道,準備割據
《華陽國志卷五》遣張魯斷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