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超時空同居》的主創們聚會了一場後,這部由蘇倫導演,劉一菲、雷佳音主演的電影,也步入了緊張的上映期。
12月1號,《超時空同居》就在京城舉行了還算隆重的首映,到場的圈內嘉賓雖然不多,但媒體記者和特邀影評人卻是把首映廳塞了個滿滿當當。
圈內人不多是因為這部電影的主創們,除了劉一菲之外,其他人在圈內的人氣和地位都很一般,而劉一菲又是個宅女,她的圈內好友也不多,自然也沒邀請幾個人來。
不過光影時代方面邀請的嘉賓是拉滿了的,特別是影評人。
準確的說,其實也不是純粹意義上的影評人了,那種十幾二十年前活躍在報紙媒體上的影評人,現在基本都已經被淘汰了。
影評人這種職業,最早也是在北美、日本等國家最先出現的,而出現的原因也很簡單,就是電影誕生的頭幾十年裏,因為當時社會科技還不夠發達,並沒有現在這麼發達的互聯網,所以電影上映後,大部分普通人要了解電影的具體情況,就只能藉助報紙、雜誌。
而在報紙、雜誌上寫影評專欄的作者,自然就被稱為影評人了,甚至在那個報紙、雜誌行業發達的時代,每個國家都有大量的電影雜誌,專門就是邀請一些影評人撰寫各種電影的評價文章。
在好來塢最輝煌的年代,每期的電影雜誌甚至能匯聚幾十部同期上映電影的影評,讓購買雜誌的讀者能夠清楚的知道最近院線上映的每一部電影具體都是什麼樣的。
當然,這也就導致這些影評人掌握了「輿論影響力」,他們說一部電影好看,哪怕大部分進電影院的人覺得不好看,但在輿論上對這部電影的評價也是一片讚譽。
他們說一部電影不好看,哪怕真正進電影院的觀眾都很愛看,那也沒用,報紙上也都是對這部電影批判的聲音。
因為普通影迷是沒有話語權可言的,在那個時代也沒有任何發聲的渠道,最多偶爾被選中接受一下電視記者採訪,而且他們的採訪內容還會被篩選後才在電視上播出。
所以,影評人這個行業在經歷了各種發展後,從一開始的影迷意見領袖,漸漸的名聲開始臭大街了,收了電影公司爛錢,昧着良心為電影公司的電影寫通稿吹噓的影評人越來越多,使得大眾對所謂的影評人越來越討厭。
等到2010年左右,影評人的名聲在國內基本已經和「磚家叫獸」是一個級別的,非常不受影迷們待見了。
也是在這個時候,互聯網終於發展成熟起來了,類似豆瓣這種可以讓每個影迷都為電影發聲、打分的網站越來越火,微博這種每個人都是自媒體的社交平台影響力也越來越大。
於是專業影評人終於成為了時代的垃圾,影迷轉正的電影博主、UP主開始成為了新一代的意見領袖。
雖然這些人也難免會在影響力變大、粉絲變多後被電影公司塞錢公關,但比起那個普通人根本沒辦法在報紙上發聲的年代,現在的互聯網卻可以讓每一個影迷都在網絡上發表看法,電影公司公關力度再大,也不可能堵住每一個影迷的社交賬號。
爛片哪怕有再多電影博主推崇,那也是爛片。
好片哪怕有再多電影博主唱衰,票房依舊會節節攀升。
總體來說,現在的影評環境還是比以前好一些的,大多數在網絡上的影片評價,多出自於影迷們的真心,雖然可能不夠「專業」,但絕對符合大部份人的胃口。
而《超時空同居》首映時邀請的所謂的「影評人」,其實也就都是一些在網絡上頗具影響力的電影大V,乃至於抖音博主之類的,希望他們能在結束首映後,在網絡上給出一些客觀的評價和支持。
嗯,光影時代還是塞錢了的,畢竟首映第一波觀眾還是能騙進電影院多少就算多少了。
至於等到公映當天影迷大規模進電影院後給出的評價,那就不是光影時代可以控制的了。
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讓參加首映的嘉賓能幫忙
第七百九十二章 《超時空同居》喜劇外殼下的時空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