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快播的辦公室里,吳淵拿着一份《追夢少年》的策劃案,隨意的翻閱着。
其實沒什麼好看的,內容和《創造營》《青春有你》啥的都差不多,都是找一百個偶像新人,然後經過層層篩選後,最終選出7個人成團。
當然,這個選拔的過程,是需要觀眾粉絲真金白銀的打投,才最終能將選手推上出道寶座。
草草看了一遍後,吳淵合上了文件,「如果讓我選的話,我是不想做這種偶像選秀的。」
「德韋,華夏其實是沒有偶像土壤的。」
面對着陳德韋疑惑的表情,吳淵不急不緩的談起了他對偶像的看法。
「你知道「偶像」這個詞最早是誕生於哪裏嗎?」
「「偶像」在《辭海》中的解釋為「用土、木製的供人敬奉的人像。比喻極為崇拜的對象。」第一個義項在中國已有很長久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史記》。」
「但現代意義上的「偶像」卻是日本娛樂圈最先提出的概念。」
「在現在的日本,【偶像】這個詞代表的是一種具體的娛樂圈工種,是跟歌手、搞笑藝人、演員共存,但只在最底層的一種娛樂藝人。」
「現在的日本偶像,都是一群沒什麼過人材藝,靠自身魅力來吸引粉絲的人。」
「因為沒實力,就需要用盡一切手段來獲取粉絲的喜愛,比如更好看一點?再可愛一點?比如努力開發自己的新技能――給手機貼個膜?學釣魚?或者提供更加直接的服務,如握手,擁抱等等,偶像,正在朝越來越獵奇的方向發展。」
「但日本早期的偶像文化不是這樣的,日本早期的偶像都是包裝好再推出,靠外貌和作品共同爭取粉絲,不是現在的這種養成系。」
「在80年代前後,守護日本偶像形象的是中森明菜,松田聖子等人,她們雖然經過商業化的包裝,但是依然擁有一個歌手所具備的基本素質。」
「而偶像這個詞在多年後發生了分裂,經過偶像包裝的洗禮,歌壇的偶像化包裝成了基本操作,一部分繼承了中森明菜等人衣缽的那部分「本質」偶像就這麼褪去了偶像光環,成了一名歌手。」
「而偶像這個詞也逐漸下沉變成了現在我們理解中的日本偶像形象。桃色幸運草、AKB48都是其中的代表性團體。這一切的演化正是日本娛樂產業繁榮,粉絲需求越來越多樣化的結果。」
「日本元祖偶像在80年代達到巔峰,而隔壁的韓國,則是在九十年代開始發展,21世紀初開始攀登到巔峰。」
「韓國的偶像和日本昭和時期偶像在形式上是差不多,都是公司包裝後再推出的,只是韓國偶像更注重團體發展,以團體舞蹈作為主要發展方向罷了,算是日本偶像文化的變種,目前正處於巔峰時期,在整個亞洲都有廣泛的影響力。」
「那我們華夏呢?」
「我們華夏有成熟的偶像產業嗎?」
「別說成熟了,我們華夏有這種偶像文化發展的土壤可言嗎?」
「華夏最早的一批偶像,應該就是當年李宇春時代的超女快男了,但她們在出道後,也一樣紛紛轉型歌手。」
「和日韓不同,華夏並沒有那種專門給偶像提供的打歌舞台、活動舞台和綜藝節目,日本昭和時期每個電視台都有一檔影響力頗大的打歌節目,韓國也是如此,到現在韓國各大電視台也都有每周播放的打歌節目。」
「兩國都有完整的偶像產業鏈和體系。」
「但我們華夏是沒有的,所以你看《創造101》和《偶像練習生》,雖然綜藝搞得很火,但一旦成團後,也就沒下文了。」
「兩個通過這兩檔選秀綜藝出道的限定團,成團既解散,沒有打歌節目可以讓他們參加,也沒有團體綜藝可以拍攝,也沒有什麼團體通告可言。」
「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開幾場粉絲演唱會,然後就各自發展,各自接通告了,根本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