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輿論風暴,比想像中要更加嚴重。
上一次南方七省結盟的時候,朝廷拼命壓制,不許任何人討論。
而這一次,直接把這張窗戶紙撕開了。
朝廷這邊瞬間就收手了,停止了一切的動作。
不僅僅是因為被南方七省殺得措手不及,更多是接收到了南方七省的政治信號。
這七省盟約,絕不僅僅是表面上。
這一次炮轟朝廷,完全代表了七省盟約擁有一個政治內核,而且是團結一心,一致對外。
那麼接下來不管朝廷要對南方七省任何一個省做什麼事情,都要事先想好,你能否承受得起其中的後果?能不能扛得住反擊?
此時的朝廷,完全是焦頭爛額。
南方七省爆出來的醜聞,實在是太聳人聽聞了。
天下民眾徹底譁然。黑龍江將軍奕山,竟然就這樣把三個直隸省的土地割出去了?
而桂良竟然做出了這麼不要臉的事情?
明明是洋人殘害了我們的子民,結果還要賠款二十萬?而且污衊自己百姓為殺人兇手,判斬立決?
這兩件事情深深觸犯了全國人民的感情。
頓時間無數人對奕山和桂良喊打喊殺,憤恨不已。
而且已經不僅僅是在民間了,甚至在朝堂上很多年輕的御史,也已經忍不住了,再也管不住自己的內心,再也不顧上司的耳提面命了,直接上奏章,請殺奕山,請殺桂良。
畢竟,年輕人嘛,血仍未冷。
而且,上奏章的人越來越多,很多人不得不表態。
尤其是剛剛進入官場的,還有剛剛考中鄉試,要參加明年會試學子。
紛紛聚集,抨擊桂良,抨擊奕山。
這個時候,朝廷甚至很難壓制。
因為學子中,因為在官場上,甚至又出現了另外一條潛規則。
你不敢彈劾奕山,不敢彈劾桂良?那你就是諂媚高官,那你就沒有資格為民請命。
在清廷的高壓統治下,官員們肯定是沒有明朝那麼多硬骨頭的,但是面對如此輿情,如此醜聞,出面彈劾的人越來越多。
於是朝廷和皇帝陷入了兩難。
怎麼處理奕山和桂良?
如果處理了,那豈不是讓南方七省得逞了,豈不是讓蘇曳得逞了?
但是不處理,又怎麼能夠擋得住滔滔民憤?
皇帝收到南方七省的彈劾奏章時,首先感覺到的不完全是憤怒了,還有畏懼。
因為,總共是八份奏章。
七省巡撫各一份,另外一份是蘇曳的。
而最關鍵的就是這份蘇曳的奏章,七個巡撫全部在上面簽字了。
這就很恐怖了。
皇帝收到的時候,幾乎要背過氣去。
懿貴妃看到這八份彈劾奏章的時候,也如同摸到火炭一般,幾乎想要立刻丟出去。
因為,這就是政治宣戰。
而且,這是蘇曳的主動宣戰。
整個軍機處,都陷入了暫時的噤聲。
此時三希堂內!
皇帝眼窩深陷,眼球充血。
他到現在都想不通,為何七省巡撫會跟着蘇曳一條路走到黑?
如果說成立南方經濟合作體,還有含糊的空間。
那這一次一起上奏章,一起炮轟朝廷。
就是最直截了當的表態了。
代表着七省巡撫願意承擔一切可能的後果。
「能殺掉他嗎?」皇帝忽然問道:「想辦法殺掉他,不管任何手段,用暗殺?」
在場幾個心腹大臣先是一驚。
此時他們都知道,在皇帝心目中此時最最痛恨的人,就是蘇曳了。
剩下其他所有敵人加起來,都不見得有對蘇曳的恨意濃烈。
幾個重臣陷入了思考。
一旦殺掉蘇曳,那毫無疑問七省盟約就瓦解了。
但是,能做到嗎?
一旦想要暗殺一個人,那就防不勝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