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現在移民依然要以內陸的馬塔貝萊省為主,所以我們不能在大方向上有所改變,尤其是東部地區的移民,相較於其他地區還是太多了。」
恩斯特嘴上這麼說,實際上東部地區的人口並不算多,即便去掉索馬里和肯尼亞的乾旱地區,東部也有近兩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這個數量下東部不足兩千萬的人口,顯得十分單薄。
「馬塔貝萊省是工業省,所以對產業工人的需求相當旺盛,但是馬塔貝萊省因為處在內陸的原因,人口又偏少,而現在移民市場又不景氣,所以政府在工作分配上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儘量實現東非人口由東部向內陸和其他地區輻射擴散。」
大政府就是這方面比較方便,東非政府掌握着國家資源,通過這些資源優勢來調度國民,這一點和前世蘇聯很像,把工作崗位設在西伯利亞,不想去也要去。
而馬塔貝萊省作為東非重點發展的工農業省份,就業機會也最多,所以崗位多。
馬塔貝萊省的唯一缺點就是交通是一個硬傷,鐵路雖然通過馬塔貝萊省,但是鐵路成本高於水運,而東非的內河航運整體發展有先天不足,這一點不是通過人力和政策就能改變的,反而是湖泊航運發展的十分興旺,大湖(維多利亞湖),索倫湖(坦噶尼喀湖),馬拉維湖,圖爾卡納湖的航運發展都不錯。
說到東非的鐵路,今年只新建了一千五百公里,主要還是東非政府今年辦的事太多,所以給鐵路部門的發展經費也大不如前。
不過恩斯特認為這是好事,東非鐵路和海軍一樣,都是靠着砸錢在極短時間做出來的,這種一口吃成胖子的做法是不可持續的。
東非作為後發國家,實際上資金是相當有限的,不過因為東非地大物博,人口也將近五千萬(包括黑人),現在的財政收入也十分可觀,至少比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要充裕。
這還是恩斯特十分克制的原因,東非大量成立的國有企業,而不是只想着撈錢,和王室企業有重要區別,王室企業也就是霍亨索倫家族的私有企業,和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沒有區別,以盈利為目的,雖然有時會接濟東非,但是賬目也是分開計算的。
這幾年恩斯特把很多精力都放在東非,所以對黑興根財團的發展也以求穩為主,不過黑興根財團已經發展到了企業所能達到的上限,用一句百萬漕工衣食所系來形容也不過分。
現在黑興根財團主要作用還是投資和控制渠道,是東非和德意志地區的技術,資金,人才,市場連接點。
尤其是技術層面,東非至今沒有遇到技術上的壁壘問題,黑興根財團起到了很大作用,因為黑興根財團掌握了大量的專利。
現在東非發展,高端產業不太容易進場,還是在攻克中低端產業,當然,一些新興產業東非也在提前佈局,尤其是恩斯特看好的電力和汽車產業。
不過,貪多嚼不爛,現在汽車產業也還沒有出現,恩斯特也只是讓黑興根能源動力公司繼續在技術上有所突破,不斷積累經驗。
當然,有可能的話,恩斯特肯定想電力和汽車產業同時上馬,但前提是資金充足,而現在東非恰好沒有這個條件,要花錢的地方太多,所以恩斯特只能先着重改善東非的基礎設施條件。
「要想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種樹。」這是前世遠東的發展經驗,所以恩斯特也是延續這一做法,而且恩斯特認為先把配套服務做好,未來東非發展汽車產業也會更加順利。
至於東非汽車產業什麼時候上馬,恩斯特決定等到卡車技術相對成熟後在東非推廣,至於汽車,還是要在歐洲建廠。
卡車和拖拉機等對提高生產力生產大有幫助,而汽車在剛出現時完全就是奢侈品,實用功能並不是很突出,更多是為富人和權貴服務。
所以要是在東非先搞汽車,恩斯特覺得不是很划算,不過也不是一刀切,東非可以小範圍推廣汽車產業,主要是滿足政府和外貿需求。
當然,這裏恩斯特也有一個小算盤,那就是「品牌」,恩斯特有前世的經驗,所以對品牌效應相當重視,東非雖然暫時不會大力發展汽車產業,但是也要先把茅坑的位置站住。
試想一下,等到了二十一世紀「百年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