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斯特不是吹捧,這話是事實,就像宋朝給契丹的歲幣一樣,如果是給朝鮮這種體量的國家,那就是一大筆收入。
美國的馬歇爾計劃,和蘇聯的華約都是這種作用,只不過當時兩個國家實力太強,所以能帶一堆國家發家致富。
21世紀的遠東帝國也有這招,用來拉攏其他國家,尤其是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和非洲,從這一點看如今東非的行為只不過是遠東帝國的逆向版本,但是都錨定了南洋作為跳板。
只不過現在東非實力有限,真正靠着東非施捨發家致富的只有桑給巴爾商人,但是桑給巴爾又被東非本土化了,所以表現不明顯,如果桑給巴爾還是獨立國家,那和日韓之流沒有區別。
這就關係到貿易的問題,如果美國不開放全球市場渠道給日本,日本引以為傲的汽車產業別說出口到歐美,就是加工零件都湊不齊,畢竟日本本土資源匱乏。
所以日本即便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時候,也只能在美國面前卑躬屈膝,桑給巴爾也是同理,失去東非本土的供貨渠道,衰落是頃刻之間的。
如果是1869年之前,蘇伊士運河沒有開通,那看着西印度洋貿易,桑給巴爾這個必經之地,還能垂死掙扎,但是蘇伊士運河開通之後,桑給巴爾的地位就直線下降。
當然,蘇伊士運河開通後,東非沿海的經濟現在反而更加活躍了,這都是東非的功勞。
因為東非對非洲的開發,使得東非境內成為了新興的原材料供應地和市場,並且參與到世界貿易之中,這就使得撒哈拉以南非洲航運和蘇伊士運河形成了對沖。
而且蘇伊士運河開通,進一步提升了東非和東歐,中歐,南歐地區的經濟往來,算是互相成就。
要是前世的非洲,別說參與世界貿易,就是剩下的泔水都喝不上,頂多舔幾口碗壁。
前世非洲,除了南非和北非,稍微有點工業,中間地帶連農業都沒有發展起來,農業國再辛苦也能攢點錢,而非洲連農業出口都只能靠象牙,皮革或者是一些特產。
這種出口其實就是原始社會的捕獵和採集,產生的副產品用來和世界其他文明換點錢來花。
而東非雖然說算不上發達,但是工農業齊全,體量大,規模大,按照市場需求進行集約化生產,加上軍隊保駕護航,所以能參與世界貿易。
相比較之下,東非就不是奧蘭治自由邦乃至整個開普敦殖民地能比的,開普敦殖民地唯一能拿出手的也只有金剛石,和規模一般的農牧業。
作為大英帝國的殖民地,開普敦殖民地的農牧業沒有什麼值得吹道的地方,因為英國殖民地太多,如果德蘭士瓦還在,那自然不一樣,光靠黃金就能起飛,但是現在德蘭士瓦是東非領土,而且東非不開發,使得大面積土地荒廢,經濟價值進一步下降。
沒有黃金和礦產資源背書,也就沒有太大利用價值,德蘭士瓦復國組織,就只能靠着反東非的一腔熱血來討好英國人,因為德蘭士瓦人除了仇恨一無所有。
當然,英國人不這麼看,德蘭士瓦共和國留下最寶貴的是什麼?在不知道黃金存在的前提下,自然是德蘭士瓦的人口,在非洲人口絕對是寶貴資源,就像法國人為了殖民地開發,經常到內陸抓捕或者和部落購買黑人。
東非是飽漢不知餓漢飢,靠着世界兩大人口外溢區吃的盆滿缽滿,勉強三分飽,但是對比之下非洲其他殖民地那就是肚子都餓癟了。
當然,這和東非移民理念有關,這個時代,除了東非和阿根廷,黑奴絕對是最受歡迎的移民群體,而世界人口最多的印度和遠東帝國移民數量和黑奴貿易相比,數量就很不夠看。
在英國的殖民地,其實也比較排外,像澳大利亞,加拿大這種稍微控制力度強的區域黑人就很少,當然這也和兩地開發時間晚有關,沒有趕上黑奴貿易興旺的年代,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開發幾乎是和東非同時發力的,而東非成立時,黑奴貿易幾乎停擺了,只不過東非又給黑奴貿易延續了生命。
開普敦殖民地雖然也在非洲,但是黑人卻並不多,要不然也不會形成布爾人和其他白人幾乎百十萬的規模。
英國歷來有收留各國分裂和獨立勢力以及叛黨的傳統,
第二百八十八章 壓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