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特河是東非和奧蘭治自由邦的天然邊界,除了溫堡這個重要交通樞紐外,整個費特河沿線還有不少軍事據點,特尼森堡就是之一。
特尼森堡在費特河北岸,原為德蘭士瓦的一個名為特尼森的農場,東非國防軍在此地修建防禦工事後,改名為特尼森堡,此地距離布隆方丹也僅有七十九公里路程,戰略地位相當突出。
東非距離奧蘭治自由邦首府距離如此之近,這也是當初奧蘭治人對東非抱有戒心的重要原因之一,不過奧蘭治自由邦面積也不算多大,布隆方丹所處的位置差不多在國土中心,所以遷都也是沒有必要的。
因為不管是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都不是什麼好去處,西邊有金伯利,金伯利在奧蘭治自由邦經濟佔據重要地位,光是金剛石收入就相當豐厚。
而這一財源重地的控制權卻在英國人手中,英國人每年只給奧蘭治政府一點象徵意義的租金。
而且金伯利西側就是法爾河,距離東非的新巴登省(英屬貝專納)很近,所以往西就受到英國和東非的雙重威脅。
至於往東方向,是原萊索托國土,如今東非南邊疆省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是東非重兵屯守的地方,南非高原地形平坦,而像萊索托這樣的山地,放在很多地方都是軍事重地。
往南則是開普敦殖民地,奧蘭治人本來之前就投靠了英國,自然不會再往上湊。
因為奧蘭治人的本意是藉助英國的虎皮來保證自己的利益,避免德蘭士瓦共和國被滅亡的悲劇在自己身上重演。
不過事實證明奧蘭治人有些想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錯估了和德蘭士瓦人之間的兄弟情義,而德蘭士瓦人對奧蘭治人的怨言更多是奧蘭治人不支持德蘭士瓦人北伐。
二者之間的矛盾被英國人利用,而德蘭士瓦人想北伐就要藉助英國人的力量,同時德蘭士瓦人和英國人一樣,相對於奧蘭治人是外來者,所以兩者有合作的基礎,眉來眼去,自然就勾搭成奸。
對於這種忘恩負義的劇情,恩斯特自然相當感興趣,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對東非有利,分化奧蘭治人和德蘭士瓦人對東非謀劃奧蘭治自由邦而言百利而無一害。
而特尼森堡就成了東非和奧蘭治人聯絡的一處地點,費特河寬不過十幾米,東非國防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情況下,奧蘭治人很容易就帶着貨物過來。
其實就算沒有這次奧蘭治自由邦內亂,奧蘭治商人也不會放棄和東非之間的合作。
不要說奧蘭治商人本來就對東非感觀不錯,就是和東非關係不合的德蘭士瓦人,英國人,他們的商人群體也不會把東非這麼大一個原材料供應地和市場拒之門外。
至於德蘭士瓦人和英國對東非的矛盾,和他們又沒有太多關係,有奶就是娘,只要東非能帶他們發財,就是出賣國家利益也在所不辭。
只不過現在奧蘭治自由邦爆發了內亂,以前和東非的貿易還遮遮掩掩,現在趁着時局混亂可以更加肆無忌憚了而已。人
三月中旬,國境線上的東非國防軍就接到命令,對奧蘭治人釋放善意,不過準備工作卻進行到了四月份,畢竟奧蘭治人起義是突發事件,這一點東非沒有相關預案。
所以相關援助也就被推遲了一些時間,不過東非也不是什麼都沒做,在政府會議後,東非國防軍在彈藥和炮彈上給予了奧蘭治人一些便利。
奧蘭治人的武器來源駁雜,沒有相關軍事工業,所以依賴進口,其中不乏一些從德意志地區進口的武器裝備。
所以東非可以提供一些德意志制式的武器彈藥,雖然不能滿足奧蘭治人的需求,但是可以解燃眉之急。
而這些彈藥主要由前線的東非國防軍從自己的彈藥庫存中勻出一部分,給奧蘭治人使用。
「赫爾巴特將軍,這次多謝東非的幫助,我們才能和英國人還有叛徒周旋一二,不過貴國上次提供的彈藥只夠我們六分之一部隊的使用,這還是在相當節省的情況下,而且我們奧蘭治的德制武器並不是很多,損耗相當高,貴國能不能多提供一些槍支?」奧蘭治人代表猶德利向特尼森堡軍事長官赫爾巴特問道。
「稍安勿躁,猶德利先生,我們知道你們的難處,但是你們也
第二百九十九章 會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