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接手羅安達市以外,東非已經開始新一輪的人口遷徙,對於掌握安哥拉的控制權,沒有比移民更讓人放心的。
當然,這也是為了接受葡萄牙人的遺產,避免造成資源浪費,雖然葡萄牙政府被趕走,但是安哥拉的生產還要繼續。
安哥拉和以往東非佔領的地區有很大區別,那就是這裏在葡萄牙人的治理下,雖然不算發達,但是農業條件不差,大量的種植園東非不可能直接放任不管。
畢竟在非機械化時代,開荒是非常不容易的,對於這一點東非深有體會,東非二十多年才把全國的農業建設成現在的規模,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人力成本。
而現在安哥拉直接有大片的種植園可以直接白嫖,這可比東非重新開荒要輕鬆的多。
葡萄牙人數百年的積累也不是一個小數目,尤其是西部沿海地區開發程度高的地方,東非可以直接鳩佔鵲巢,安置大量人口。
這一點對於恩斯特而言很重要,關係着東非未來的產業佈局,尤其是打通東非全國貿易,提振中部經濟有重要作用。
中部三省雖然資源豐富,但是內陸發展受限是很多國家的通病,畢竟現在是海洋的時代,貿易主要運輸方式就是通過海運。
而內陸如果想要和沿海地區相比,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激活內陸水運網絡,就像遠東帝國長江能把沿海的貨物直接輸送到四川盆地,而最典型的就是德國,除了鐵路的作用以外,運河網絡是德國地區經濟均衡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
東非當然沒有優越的水運條件,但是如果激活中央鐵路西段建設,那未來也能達到七成的效果。
內陸經濟發展,最主要的是連接外圍地區,而目前東非的產業投資也主要向內陸地區集中,這樣中部三省經濟會取得先發優勢,從而抵消一部分交通物流上的劣勢。
換句話說,內陸經濟發展主要靠國內市場,而沿海經濟主要靠國外市場,在海權時代沿海經濟不可避免的取得優勢,而東非正在通過各種手段來解決這個問題。
而且東非內陸和遠東帝國,美國那中心地帶不受待見的情況有非常大的區別,尤其是在獲得安哥拉以後。
美國和遠東帝國的主要工業資源從重要能源和主要礦產而言,主要集中在邊緣地區,就比如美國主要是五大湖周邊,而遠東帝國主要在西部或者東北。
而東非恰好主要集中在中南部,但是東非南部的氣候條件比不上中部,環境承載力能力弱,這是中部經濟發展的優勢之一。
然後就是交通上,美國和遠東帝國交通受到山脈影響,美國西部是落基山脈,美國西部經濟如果不是21世紀受到互聯網和遠東帝國各國經濟強勢崛起的原因,恐怕很難和靠近歐洲的老工業區相比。
而遠東帝國西部不僅山脈多,再往西的中亞國家經濟也不發達,陸運成本又競爭不過海運成本,同時缺乏水資源,無法對中部經濟進行有效聯通。
而東非則不同,東非東西海岸的情況相差不多,所面臨的各種情況也差不多,就比如西海岸面向南北美洲,而東海岸面向亞歐大陸,這是市場需求分佈。
而能源和原材料方面,西海岸臨近西非地區,東海岸靠近中東地區,加上東非北部陸地可以聯通北非。
這也就意味着未來東非貼近世界最主要的三大商品石油生產區域,對於鐵礦等原材料也是如此。
西非的礦產資源一點也不比東非差,而且能和東非形成互補,最主要的就是石油能源在東非比較匱乏。
這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東非本土缺乏石油資源的劣勢,當然,安哥拉地區本身豐富的油氣資源就已經足夠東非發展需要,只要人口不是太多情況下。
總而言之,東非對安哥拉的重視程度是空前的,就像當年恩斯特越過莫桑比克也要先把馬塔貝萊高原和德蘭士瓦共和國搞到手一樣。
第一鎮市。
作為安哥拉戰後經濟恢復的主要負責人,馮德萊恩正在和恩斯特匯報政府的工作。
「我們已經向安哥拉派往了六百多各個個行業的專業人才,不過這對於安哥拉地區而言只是杯水車薪,目前安哥拉地區主要日常運營主要還是靠軍隊維持
第八十八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