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莫桑比克最後一支抵抗軍投降,南非戰爭也開始接近尾聲,東非調轉槍口,開始全力打擊開普敦殖民地。
而南非局勢的變動也徹底引發英國國內的軒然大波,首相塞西爾面對的壓力與日俱增。
塞西爾,全稱「羅伯特·阿瑟·塔爾博特·加斯科因-塞西爾,第三世索爾茲伯里侯爵」。
是繼格萊斯頓這個「溫和派」之後,又一位對東非極度敵視的首相,而且他的外交方針和手段比格萊斯頓更加極端。
就比如格萊斯頓時期對愛爾蘭的政治策略主要提倡「自治」為主,而1886年,塞西爾上位後,就變成了「武力鎮壓」,英國19世紀末期的戰爭幾乎都由其主動策劃。
就比如前世的第二次布爾戰爭,鎮壓遠東帝國帝國民間起義,推動英國在東南亞,非洲各地的殖民活動等等。
烏干達,肯尼亞,羅德西亞都是由他推動併入大英帝國的殖民版圖,所以從前世其施政主張就可以看出東非和他之間的「仇怨」的由來。
在格萊斯頓時期,雖然格萊斯頓對東非也是「圍追堵截」,但是還不至於舞刀弄槍的地步,主要以經濟制裁為主。
就算動手,也是通過葡萄牙這個代理人,並沒有親自下場,所以格萊斯頓在塞西爾的襯托下,對東非而言居然成了「溫和派」,這不得不說是一個極大的諷刺。
在莫桑比克戰爭結束之前,倫敦英國政府議會就南非戰爭還在展開激烈的爭論,對於是否加大對羅伯茨伯爵的支援力度展開討論。
倫敦。
「非洲是最後一塊沒有被劃分殆盡的樂土,是英國未來百年國運中重要的版圖,如果我們不抓住機會,放任東非在非洲一家獨大,對於我國而言,這將是災難性的,倒是後埃及,開普敦,英屬索馬里我們都面臨德意志人的威脅。」
塞西爾試圖向議會說明東非的威脅,這些都是事實,東非的存在已經嚴重破壞了大英帝國在殖民時代的前進的腳步。
而塞西爾的政治觀點也受到了大批議員們的支持,尤其是在南非有切實利益存在的群體。
「塞西爾首相說的完全正確,我國在南非擁有重要利益存在,開普敦本身就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價值,是大英帝國全球戰略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我們在南非也有可觀的經濟利益存在,尤其是金伯利的等地的礦產資源,每年能給政府帶來大量收益,所以絕對不能放棄我國在南非地區的重要政治和經濟利益,同時維護南非地區的和平穩定,必須消滅邪惡的黑興根王國。」一名議員對塞西爾聲援道。
當然,對於這種莽夫的發言,很多人並不買賬。
保守派的赫爾塔爵士就站起反問道:「現在的情況是,我們在南非的戰爭完全處於劣勢,而且我們兩個盟友,布爾人已經被東非徹底驅趕到奧蘭治河南岸,葡萄牙的安哥拉也被東非攻陷,只剩下莫桑比克還在苦苦支撐,這還是在我們的幫助之下。」
「就連納塔爾殖民地也在幾天前淪陷,這在大英帝國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巨大恥辱,哪怕在1812年,美利堅合眾國進攻加拿大殖民地,我們都沒有受到過這樣的屈辱。」
「就我本人而言,這是非常痛苦的,但是我們也需要思考,這樣是否值得各位?」
赫爾塔爵士的話還沒說完,就被人打斷道:「赫爾塔爵士,難道你的意思是我們應該對一個剛剛成立,甚至不存在歷史的非洲國家屈服麼!」
赫爾塔爵士面不改色的說道:「當然不是,我只是從國家利益角度解讀對南非戰爭的觀點,還有,打斷人的發言不是一個合格紳士該做的,所以還請讓我把話說完,大家再做評判。」
確定基調後,赫爾塔重新理順思路說道:「據我所知,從開戰前到現在,聯軍一共就動員了七十多萬兵力,僅我國就動員了近四十萬兵力前往南非,其中包括近二十萬本土部隊,分別在開普敦,納塔爾以及莫桑比克同東非人展開戰鬥,同時還有二十多萬的印度人。」
「葡萄牙王國也極力配合帝國的戰略,在安哥拉和莫桑比克組織了近三十多萬軍隊,可南非戰爭打到現在,我們取得了多少戰果?」
議會裏鴉片無聲,僅僅是南非戰爭雙
第一百一十一章 英國議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