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德國人才市場上,化學專業的畢業生十分搶手,所以像夏利爾安這樣的東非留學生被德國企業截胡並非個例,而是普遍現象。
德國化工業起步時間其實並不算早,大多數都是六七十年代後,而德國化學工業興起也就是近些年的事,而德國高等教育進入化學工業也就是七十年代以後才開始的普遍現象。
所以德國的化學領域的教育,實際上是滯後於化工產業發展的,人才市場也就形成了「供不應求」的情況。
這個時候,德國的化工企業就將目光盯上了龐大的東非留學生群體,目前德國留學生中人數最多的就是東非人,尤其是八十年代後,每年東非前往德國留學生人數維持在四千人以上。
作為對比,同期日本赴歐美留學生數量才一千多人,直到1890年才剛剛超過兩千人。
而這僅是東非在德國的留學生數量,加上奧匈帝國和瑞典,法國,荷蘭等東非留學生,光1892年東非留學生數量就突破一萬多人,而同期東非本土大學生數量才七千多人。
等於說東非高等教育大部分是藉助國外高等教育從而實現,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東非高等教育人才,能擔任教職工的放在這個時代,在任何國家都無例外屬於頂尖精英。
而同期德國在校大學生數量就已經突破三萬,這還不包括一些技術型院校,當然,德國高等教育(包括技術院校)中很大一部分是東非留學生,佔比達到驚人的百分之四點五左右。
所以說東非在教育領域的投資是極為誇張的,不過高投入代表着高收益,沒有人才培養,東非也不可能迅速讓東非在新興工業領域和部分傳統工業領域迅速追求國際水平,甚至達到領先水平。
而且東非留學生主要集中在理工科領域,這就使得德國企業對東非留學生群體的挖牆腳工作更甚,每年都有近二成的留學生群體留在德國。
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現在德國和歐洲遠比東非發達,東非又不能靠着強硬手段讓這些人才強行歸國,還不如賣他們一個好,至少德國很多教育領域對東非的開放程度就明顯提升了。
要知道這二成能被德國企業看中的留學生群體,顯然也不是庸庸之輩,而是在校期間就凸顯出真才實學的。
不過整體而言,東非也不虧,至少百分之八十的留學生依舊會選擇歸國發展,東非採取的是「廣撒網」的策略,總有人才能推動東非各個行業的大發展。
而且提高了東非在德國的風評,東非在德國的留學生群體,素質普遍偏高,加上半「同種同源」,自然大受歡迎,這正代表着德國教育水平高,文化吸引力強的特徵。
等於東非留學生助推了德國的工業發展,所以德國政府對於東非留學生群體十分歡迎,除了為高等教育院校和地方創收以外,還能化為己用,何樂而不為,而夏利爾安就是在這樣背景下留在德國的東非青年人。
「真是便宜德國了!」伯利蘭在了解夏利爾安的經歷後感嘆道,東非對留學生的群體的投入可不僅僅是金錢,還有時間和精力成本,別的不說光是十年的義務教育成本就相當驚人。
就比如化工業,這個行業歸國人才比例只有百分之四十左右,但是也奠定了東非各個工業區化學工業的極大提升。
沒錯,東非的工業區和沿海城市也存在化學工業,不過因為發展歷史短的原因,還無法和早幾十年時間的歐美國家形成競爭力。
這也是東非和德國在化工領域展開合作的重要原因,在化學領域英法實力依舊強悍,美國也極為強大,和德國一樣是後起之秀,美國還有杜邦這種老牌化工領域的巨頭。
德國在四者之中起步是最晚的,但是已經有超越英法德趨勢,而德國能成功的原因少不了德國人才培養機制。
東非目前化工和材料兩個重工業領域之所以落後,其實主要也是時間問題,在七十年代末,東非的化工產業才開始起步,就是比德國都晚了近二十年時間。
而之前,東非的投入又主要集中在鋼鐵,鐵路,電力等領域,對化工產業投入並不算高,化工業又是非常燒錢的行業。
就比如巴夫斯公司正在研發的某種新染料,直接燒掉了一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