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響應恩斯特的指令。
從1867年4月3日開始,東非殖民地政府高層在進行幾場會議後,確定了推行一項為期一年的「整肅」運動。
光聽字面意思就知道,所謂「整肅」針對的是殖民地內的土著,整理,清肅東非殖民地內的不穩定因素。
而這個不穩定因素就是當地的土著和部落。
為了調動整個東非殖民地的人力來完成這項行動,東非殖民地政府直接按照區域,給每個移民據點分配任務。
由每個據點自帶乾糧,對村落,城鎮周圍的土著和部落進行圍剿。
卡貢戈鎮,是索倫湖(坦噶尼喀湖)區,基戈馬下轄的鎮子。
今天,卡貢戈鎮在村子裏的公告欄上張貼了關於東非殖民地政府下發的「整肅」運動公告。
移民們知道公告欄的作用,每有什麼大動作,殖民地政府就會在此張貼相應的政策和指令。
殖民地所有公文全部由德語寫成,作為東非殖民地學歷最高的群體德意志僱傭兵,其小學學歷在東非殖民地擁有毋庸置疑的話語權。
也只有黑興根軍事學院的學員和黑興根財團派遣非洲管理人員,學歷相對高一一點。
但他們也以德意志人自居,內心裏將自己和僱傭兵團隊劃歸為一類人。
簡而言之,在東非殖民地德語人群是一個統一的群體,而且是屬於統治階層的群體。
哪怕是華人移民和奧地利帝國移民,只要會德語,就會被安排在重要的崗位上,被視為自己人。
東非殖民地簡單的經濟結構,造成東非殖民地各級政府機關的組成人員不需要太強的能力。
而殖民地簡單的經濟結構和簡單粗暴集體化管理模式,又造成殖民地只有一套粗陋的法律運營模式。
畢竟殖民地除了農業,幾乎沒有其他產業,所有人按照公司的指標,日出而作,日落而棲,沒有多餘的娛樂產業。
簡單的生活模式下,經濟犯罪在當前東非殖民地沒有任何市場,移民又是老實巴交的農民和刻薄嚴正退役的士兵,沒有「反智」主義生存的土壤。
卡貢戈鎮政府,公告欄。
清晨,政府的工作人員將新鮮出爐的德語公文貼在木製公告欄里展示。
和以往不同,宣講員沒有出場,宣講新政策的內容。
幾個移民湊在公告欄下討論着上面的內容。
「老劉,這上面寫的啥?」
「你問我,我問誰?我就認得上面『村落』,『槍』,『驅離』幾個詞。我猜肯定是要幹仗,八九不離十。」
老劉會這幾個詞,得益於這些詞彙在東非殖民地的高頻使用,尤其是新移民都會接受短暫的軍事訓練期。
也就是軍訓,教官會教一些簡單和必要的詞彙。
在移民還在猜測上面寫的是什麼的時候。
一個殖民地士兵打扮的軍人,他走到公告欄下,拿起別在腰裏的軍號吹了起來。
「嗚嗚嗚」
其他鎮民們也順着東非殖民地的集結號開始在公告欄附近集結起來,討論的人群也多了起來,一時間鎮公告欄下人聲鼎沸。
不久,鎮長和卡貢戈鎮的文武高層結伴而來,士兵開始佈置會場。
一個小木台被臨時搭建,士兵將鎮長等人請上台講話。
卡貢戈鎮鎮長戈·辛·庫西挺着大肚腩走到台上,開始解讀殖民地政府最新指令。
軍事長官,卡森·布洛克(黑興根軍事學院學員)拿着大喇叭負責翻譯。
「鎮民們,就在昨天,我們接到了東非殖民地政府上級的指示。」
會場下鴉雀無聲,所有人都仔細聽着鎮長的講話內容,畢竟公告欄里的內容一般都和自己息息相關。
「為了加強殖民地的治安管理水平,防止野人(東非殖民地政府對土著的官方稱呼)對殖民地生產生活造成的破壞和威脅。」
「殖民地政府下轄的每一個村落和市鎮,都應該進行一次整肅,對其轄區內的野人和其部落進行逮捕,圍剿和摧毀。」
人群里開始交頭接耳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