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東非以及美國的貿易,就是如今俄國工商業的救命稻草,尤其是對東非的貿易,維繫着如今俄國內部社會的穩定。
就比如前線俄軍所需的大量糧食,物資都需要東非提供,雖然俄國糧食產量理論上能夠自給自足,但是糟糕的交通,臃腫腐朽的後勤系統,讓俄國後方的糧食根本無法抵達前線,供應前線軍隊以及西部工業聚集區的需求。
這就導致前線俄軍甚至吃上了東非小麥麵包,對於俄國這個糧食生產大國而言簡直是無法想像的,要知道在戰前俄國生產了幾乎世界上五分之一的小麥。
而俄國國內工業品價格更是隨着戰爭到來陷入瘋狂漲幅,比如靴子價格上漲了百分之二百多,火柴上漲了百分之三百多,如今正是冬天,這兩樣都是必不可少的基礎物資,這還是在大量東非貨物輸入後的結果。
工農業如此,俄國糟糕的軍工能力更是在戰場上體現的淋漓盡致,雖然俄國動員了大量兵源,但是有至少四分之一的俄軍沒有配備步槍。
從普通的彈藥到電話線,幾乎沒有一樣是不會短缺的,數量本來就少的重武器,更是打壞一件少一件,前線俄軍甚至出現過每天不足三發能夠發射炮彈的情況。
這就導致東非對俄國的商品輸出中,軍用品和半成品居多,這是其他列強不存在的情況,而在對其他國家出口中,以原材料和輕工業品為主。
隨着戰爭推進,很多參戰國放棄了部分不重要的民用工業生產,但重工業產能基本能得到滿足,而俄國不論輕工業還是重工業都不達標。
總而言之,前世俄國在戰爭中解體完全不冤,至少以目前東非視角來看,俄國內部就已經十分糟糕了,但是大部分官員並不清楚,俄國的下限遠不止於此。
在東非政府的內部會議結束後,恩斯特在萊茵宮接見了弗朗茨四世一行人,並且圍繞巴士達鐵路展開了一些細節上的談判。
此時,德國和奧匈帝國因為戰爭原因,根本不足以支持巴斯拉鐵路的建設,而奧斯曼帝國也沒有獨立建設鐵路的能力,所以巴斯拉鐵路的建設只能落到東非這個「中立」國頭上。
「資金和勞動力由奧斯曼帝國提供,我們東非則負責提供技術,材料,工程師等重要環節。」
「當然,依據奧斯曼帝國的經濟能力,我們可以向奧斯曼帝國貸款,但是必須有抵押物。」
東非提供的條件也算符合常理,但是抵押物上就讓奧斯曼帝國比較為難了,錢肯定是不夠的,畢竟奧斯曼帝國財政本來就困難,現在還要整軍備戰,一個子也掏不出來。
奧斯曼帝國使臣艾列路德面帶難色的看向弗朗茨四世,顯然是想讓弗朗茨四世幫忙說情。
於是弗朗茨四世不得不再次出面,他對恩斯特說道:「陛下,如今奧斯曼帝國因為戰爭原因,顯然是不可能拿出這樣一筆巨款的,所以能不能等到戰爭結束後,再由奧斯曼帝國政府慢慢償還。」
恩斯特一口否決道:「這肯定不行,大公閣下,想必你也知道,巴斯拉鐵路不是一條簡單的鐵路線,他背後牽扯到各個大國之間的博弈。」
「雖然這條鐵路有德國,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帝國背書,但是英國,法國和俄國肯定不會同意這條鐵路建設開通。」
「所以我們承建巴斯拉鐵路是頂着着巨大政治壓力的,雖然東非是印度洋地區首屈一指的大國,但是英國在印度洋的實力也不容忽視。」
「尤其是波斯灣地區,英國有着不少軍事基地和殖民地存在,我們東非船隻每一次經過波斯灣都要承擔被攻擊的風險。」
這自然是事實,但也是恩斯特找的藉口,畢竟前世奧斯曼帝國在戰後直接被肢解掉了,如果奧斯曼帝國的終局還是如此,東非要是不提前拿不到實際利益,到時候真就成死無對證了。
「那陛下認為奧斯曼帝國能有什麼值得東非看中的東西作為抵押?」弗朗茨四世只能如此問道。
那自然是有的,奧斯曼帝國作為世界上有數的大國,家底雄厚,肯定有東非能看上的東西。
恩斯特假裝沉思了許久,這讓弗朗茨四世和艾列路德感覺十分緊張。
艾列路德只希望東非人的胃口不要太大,說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