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林加市。
作為一個在東非沒有什麼存在感的普通城市,伊林加市政府在二五計劃期間對發展工業的探索是比較艱難的。
伊林加市幾乎沒有什麼特殊資源,境內雖然有些小型礦產,但目前來說沒有開發價值。
所以伊林加市政府對於如何發展工業是沒有什麼眉目的,為此市長蘭德爾專門召開會議,尋找本市的工業發展道路。
蘭德爾先定下基調說道:「現在全國工業建設如火如荼,在一五計劃期間我們市做出了不俗成績,建立了麵粉加工,棉紡,榨油等最基礎的工業,但是二五計劃期間,我們不可能在這條賽道上繼續取得成績,因為全國的城鎮幾乎都是圍繞這些最初級工業做文章。」
「這也使得一五計劃期間,我國工業高速發展,因為很多領域的空白在一五計劃期間被填補,而二五計劃期間再這麼做,顯然不利於本市工業和其他城市的競爭。」
「市政府的資金是有限的,國家的工業建設資金大部分都投給了中央或者省屬國有企業,集中在大城市,在得不到中央財政的大力支持下,我們伊林加只能優先發展一些我們擅長的,門檻低的工業品類。」
「我們市的主要作物就是小麥和煙草,其他作物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是這兩種農作物在東非太常見了,伊林加市同時不是主要的工礦業城市,這意味着我們市工業發展的艱難,尤其是重工業,我們市基礎相當薄弱,所以大家都想想辦法,如何在一五計劃的基礎上繼續提高我們市的工業規模。」
對於市長的話,伊林加市政府的官員們也感覺頭疼,一五計劃期間工業發展是比較容易的,只要照葫蘆畫瓢,大多數城鎮都能取得不錯的工業發展成就。
但是二五計劃顯然和一五計劃不同,要清楚一點,那就是在一五計劃之前,東非大部分城市也是有工業積累的,而一五計劃期間由中央帶頭,各個城鎮實現了對本市工業資源的整合。
一些城鎮缺乏工業發展的重要資源,但是條件再差,發展初級的食品加工,農產品加工還是沒有問題的。
而一五計劃期間這些產業的資源已經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整合,大大提升了東非全國工業規模,但是這也要求二五計劃期間工業發展必須尋找新的出路。
隨着蘭德爾的發言,伊林加市政府官員們都陷入了思考中,而這顯然是有一定效果的。
伊林加市工商局局長赫默絲說道:「市長,對於工業發展,我有一點淺見,我們或許過於陷入了工業發展資源認知的誤區。」
聽到赫默絲這樣說,當然引起了蘭德爾的興趣,他說道:「暢所欲言,只要能有助於提高我市的工業水準,不管這個主意怎麼樣,都可以用來參考。」
在得到蘭德爾的首肯後,赫默絲理了理思緒,隨後說道:「以往,我們在思考工業發展的時候,過於重視上級政府的扶持,亦或者過於重視本市的有利資源,可問題在於,伊林加在東非城市中,就算是省內也不一定排在靠前的位置,所以我們市的發展,不能過度寄希望於政策和扶持,同時伊林加市缺乏發展工業的礦產性資源,這也意味着我們不能像其他城市一樣,依靠礦產資源發展。」
伊林加市在東非六百多個城市中,工業水平只能排在中上游水平,差不多就是兩百多位,所以伊林加市難以引起東非政府的重視,而伊林加能排在比較靠前的位置,還是因為發展歷史早,以及中央鐵路沿線的原因。
赫默絲接着說道:「所以東非其他城市,尤其是工業強的城市,他們的發展經驗並不一定適合我們。」
「就拿交通條件來說,我們市雖然也通了鐵路,而且是幹線,但是我們市只是中央鐵路上一個再平常不過的城市,而非交通樞紐,所以新法蘭克福市和我們省會多多馬市的發展路徑顯然不適合伊林加,同時我們市也不是沿海城市,註定在經濟發展上受到限制較多。」
「礦產資源就更不用說了,我們市沒有煤礦也沒鐵礦,也缺乏其他較為重要的礦產,所以工礦城市,如姆貝亞市就是依託礦業資源發展起來的,成為我國最早的重工業基地。」
「所以我們市想要發展,就不能走常規的道路,我們是無法和那些城市競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