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七點。
陶陶居。
「爸,這麻皮乳豬的味道還真不錯,你嘗嘗看。」
「嗯,脆而不硬,口感剛剛好,不愧是招牌菜,確實是有一手。」
「爸,還有這燒鵝,味道真是絕了啊!」
「鵝皮香脆,皮下的油脂都滲進了肉里,口感滑嫩無比,吃起來沒有油膩之感,甚至連骨頭都透出一股香味,真不愧是名滿廣州的百年老店,這裏的大師傅還真是有功力。」
鄧世榮父子一邊品嘗着這百年老店的招牌菜,一邊點評着。
一頓飯,吃得父子倆都非常滿意。
飯後,鄧世榮給小兒子買了個BB機,然後就送他回學校。
臨走前,鄧世榮叮囑道:「小恆,接下來你就靜下心來好好讀書,現在這個世道比較亂,在校園裏讀書倒是不用擔心,可一旦你走出了校門,就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還有,萬一要是遇到什麼事情了,比如說被人欺負到頭上了,或者被人勒索敲詐,你可千萬不要選擇自己扛,一定要第一時間打電話給我,知道沒有?」
鄧允恆點頭道:「我知道了!」
「還有,出門在外,一定要注意財不露白,做人要低調。」
「嗯,我會注意的。」
「那行,趕緊回宿舍吧,我走了!」
「爸,你自己也要注意安全。」
「放心吧,你爸我可是老江湖,走了!」
「嗯!」
當晚。
鄧世榮找了家高檔酒店下榻。
次日,鄧世榮早早起來享受廣東的早茶文化。
我國早茶文化首推廣東、江蘇、浙江等地,又以廣東早茶的名氣最大。
廣東早茶,早在清朝咸豐年間就開始盛行,到了廣州十三行時期,商賈名流需要一處款待生意夥伴的場所,第一間現代化茶樓「三元樓」便應運而生。
其後,茶樓越來越多,到了民國時期,廣州許多上檔次的茶樓為了招攬食客,爭相推出「星期美點」,成為當時餐飲界的潮流。
那時茶樓如同「小社會」,談生意的、相親的、聚會的都有,世相百態、人情世故都凝聚在「飲茶」之中。
在後世,廣東早茶早就在廣西盛行起來,基本在廣西的每一個縣城都能品嘗到廣東早茶,更別說是市了。
因此,後世的鄧世榮也沒少吃早茶,只是沒有在廣州這種廣東早茶誕生地吃過罷了。
鄧世榮所住的酒店,其樓下的餐廳就供應早茶。
鄧世榮起來已經算早的了,但來到餐廳的時候,還是看到了好幾桌客人,這些客人一看就是那種家庭條件不錯的老人,一個個三五成群,聚在一起一邊用各種精緻的茶點佐茶,一邊聊着家長里短或國家大事,好不自在。
像鄧世榮這樣一個人過來飲早茶的,還真就只有他一個。
鄧世榮要了一壺茶,再要了蝦餃、蜜汁叉燒包、金錢肚、鳳爪等幾種特色茶點,一邊有滋有味的品嘗着,一邊傾聽那些本地老人用正宗的粵語閒聊。
要說方言是真的神奇,就拿粵語來打比方吧,北方人要是想學會粵語,那困難程度真的不亞於學英語。
可若是講客家話的人學粵語,那難度系數是直線下降,基本上只要有心去學,都很快就能掌握粵語。
因此,鄧世榮雖然沒有學過粵語,但前世他看過那麼多粵語劇和聽過那麼多粵語歌曲,讓他講或許講不了幾句粵語,但只是聽的話起碼能聽懂八成以上。
此時,鄧世榮就聽着鄰桌的兩個看起來比他大不了幾歲的老頭子,正在談論着國際大事。
聽到這裏,鄧世榮忍不住接話道:「我們當人家是老大哥,但人家可不滿足老大哥這個身份,而是想當說一不二的老子,他們要的是一個聽話的兒子,不是一個敢跟他唱反調的弟弟。」
右邊的老頭子聞言眼中一亮:「這說法倒是挺形象的,仔細想想確實是這樣,只要我們不聽話了,人家就恨不得立刻把我們掐死,幸好我們的掌門人英明,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機。」
左邊的老頭子嘆道:「雖
第396章 替小女兒物色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