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華康的工作積極性很高,第二天就把講課時間表給九公送了過去,然後第三天開始就按照時間表上的時間來講課了。
同時,在他老婆鄧昌青的有意宣傳下,基本上全村人都知道了這個消息。
然後,全村都轟動了!
大部分村民都想不通鄧世榮為什麼要這樣做,要知道現在高中的學雜費與住宿費,一個學期也就19.5元,而初中與小學的學雜費那就更低了。
可即便是這樣,村里也不是家家戶戶都有能力送自家孩子去讀書。
就算送也只送兒子讀書,女兒這種遲早去別人家的,很多家長連讀小學的機會都不給。
反觀鄧世榮,不僅僅七個兒女個個都讓他們讀到自己不想讀,甚至還每個月拿出20塊錢來請人專門來給他的兒女講課,這種傾盡全力培養兒女讀書的態度,在這個年代的農村真的太罕見了。
而鄧世榮的這個做法,讓村民們感到震驚的同時,心中都不太理解,覺得鄧世榮這麼做完全就是錢多燒的。
畢竟送孩子去學校讀書,人家老師就有講課,哪裏用得着另外請人講課啊?
有這錢拿來買肉吃不好嗎?
每天半斤肉,就算天天吃,一個月都吃不完那20塊錢,這不比拿來請人講課強一百倍?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的目光都這麼短淺,村里也有小部分人家在知道鄧世榮的做法後稱讚不已。
同時,劉華康這個原本村裏的邊緣人物,也因為這事成為了全村議論的焦點。
在回去鏟完山,又幫家裏插完秧後,卜大石再次來到舅舅家學做菜。
做菜是真的挺講天賦的,天賦好的人上手很快,能夠做到手眼同步,而天賦差的人,往往是眼睛會了,手沒會。
卜大石的天賦還算不錯,跟表妹學了一段時間後,現在對於一些家常小炒,已經做得比村里大部分人家都強了。
看到外甥有了一定的基礎,再加上鄧世榮也希望大女兒能多點時間專心讀書,便親自指點外甥做菜。
菜要怎麼切,哪些菜需要焯水,哪些菜需要過油,炒菜的時候火候該怎麼把控,什麼時候該放什麼調料,還有菜的搭配以及一些特殊的烹飪技巧,鄧世榮都毫無保留的教給外甥。
而有了舅舅的指點,卜大石的廚藝是一天比一天好。
至於江德虎與卜大芳,這對夫妻也沒有閒着,除了給已經種植好的桂味荔枝以及其他果樹澆水施肥以外,還在果樹與果樹中間的空地上種植了不少西瓜,除了晚上回舅舅家洗澡睡覺,其餘的時間都待在荔枝山上。
甚至午飯都不回來吃,都是閒着沒事的卜大石給他們送去。
舅舅一個月給他們夫妻倆開60塊錢的工錢,他們當然要對得起這份工錢,努力幹活把果樹伺候好了。
「九公!」
這一天,鄧世榮準備到自家的荔枝山上看一看荔枝樹的長勢,在路過一塊坡地的時候,一個三十多歲挺着大肚子的婦人向他打招呼道。
這個婦人姓張,在娘家排行第七,所以村里人都管她叫阿張七。
看阿張七那大大的肚子應該是快生了,但還拿着鋤頭來地里鋤草。
這種事情在後世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後世的孕婦到了這個時候,出來走路不讓老公在旁邊扶着,已經是很不錯的了。
雖說在現在這個年代這種事情很正常,但鄧世榮還是忍不住說道:「阿張七,你這都快生了吧,怎麼還自己一個人出來鋤草啊,這種事讓你家阿春來做就行了!」
阿張七聞言勉強擠出一個笑容,說道:「他有其他活要干,就簡單鋤個草,我現在還是能做的。」
鄧世榮見狀也不好多說什麼,只是叮囑道:「那你自己小心點,要是肚子不舒服就趕緊回去。」
阿張七感激的說道:「知道了,謝謝九公!」
鄧世榮朝她點了點頭,便繼續往自家荔枝山走去,心中也想起了前世阿張七的遭遇。
阿張七嫁給鄧昌春後,不到十年的時間就連生了五胎,生育頻率還是非常不錯的,可惜她生的個個都是女兒,這讓她在婆家完全抬不起頭,隔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