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了記憶里。
長大後,這些已經印記在腦海中兒時的夢,自覺不自覺地變成了一種獨有的揮之不去的影像,深深地紮根在心裏。
人生無常,有起有落。過年了,回望今昔,有時像花兒一樣多姿多彩,有時像河流一樣彎彎曲曲;想想走過的路,有鮮花、有掌聲,也有荊棘、有漩渦;
這麼多年隱居深山荒野,如今,惠能到了已近而立之年,生活的歷練難免會遇到遇上許許多多難忘的人和事,也正因為這些奇怪的事、難忘的人,才使得人生更加豐富精彩。
春節是最傳統的節日,合家團圓,共度良宵。家,親情,融融的愛意,構成了年味的源泉,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紮根心中、生生不息。
磨米粉、搓糍粑、炸年糕村莊的天空,飄蕩着香噴噴的年味。
除夕之夜,村頭的土地廟和祠堂里人聲鼎沸,在清香瀰漫和紅燭高照中,鞭炮一陣陣響起,一張張虔誠的臉,揣懷着一個個美好的願望:一帆風順、雙喜臨門、三陽開泰、四季平安、五穀豐登、六畜興旺!
大紅的對聯貼起來,喜慶的年畫貼起來。廚房的灶神更換的新牌匾,在香燭通明中辭舊迎新。
燉雞、煲豬腳;腊味,紅利是!村莊除夕之夜的天空沸騰了: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伴隨着大夥的歡呼聲、祝福聲,新的一年悄然而至。
大年初一,穿上簇新的衣服,帶上真摯的祝福,給長輩拜年。說幾句吉祥的祝福,喝幾口自家釀造的米酒,嘗幾口積蓄了一冬陽光的腊味,長輩的殷殷祝福就像那澄黃透明的米酒,點點滴滴溫暖心田。
每家每戶的門口,全都鋪上了一層厚厚的鞭炮紙,映紅了進進出出客主的臉。
村頭村尾,還隨處可見放鞭炮的孩童:
丟一個燃着的鞭炮進池塘里,幾秒鐘後泛起一陣浪花,伴隨着「咕」的一聲的還有孩子的歡呼聲;
塞一個鞭炮進玻璃瓶里,用細細的香火點着,「嗙」的一聲,一縷輕煙從狹小的玻璃瓶口慢慢地冒出來;
或者,插一個鞭炮進泥堆里,讓泥土飛濺,像花一樣盛開;
或者,扔一個鞭炮在小夥伴的跟前,聽一聽他誇張的尖叫聲。
山歡水笑。鄉村的春節,快樂得無邪而純粹,如田野吹拂而來的那縷春風,清新、自然而又滿載一年的希望
此時此刻,惠能沉醉在兒時過大年的快樂之中
惠能小的時候,雖然家境貧寒,但每臨近春節時,娘親都到幾里外的石灰窯里,拾一些石灰碎片回來,然後用水化開攪拌成漿狀,再用糜子掃帚蘸着塗抹到屋內被灶煙熏黑的土牆壁上,把老舊的屋子裝扮得白亮一點。
娘親說家鄉人把這叫掃屋。再之後,就是給他做一雙新鞋,改裝或縫納一件新衣服。
那個時候,物質奇缺,生活清苦。年前再能儲備一點稻穀,拿去舂米房裏舂成白米也就滿足了。到了除夕晚,能夠吃上一頓白米飯,這年就算過得可以了。但是,即使如此的艱難,一家人能聚在一起團圓,對於過年的期待,對於春節的感受卻是非常深刻甚至歡快的。
惠能還記得他爹爹曾說起過:過年在家裏貼年畫。二十八,貼花花。但貼花花的重頭戲不在二十八。比如,春聯、門神和福字。這三樣兒都是清一色的大紅色彩,都是清一色的張揚在外。就像華夏人號稱炎黃子孫一樣,紅黃兩色一直都是華夏的傳統吉祥色。尤其過年的時候,紅色象徵着紅火,吉祥,熱烈、高興,這時,春聯、門神和福字,張揚的大紅色把過年的熱情統統點燃到沸騰起來。
還有門神里畫着的秦瓊、敬德,或關公、張飛,一個門兒又小的就貼在一起,兩個門兒門又在的就分別貼開,作為門神的歷史人物,往往是兩個經常見面的不打不相識的武將,畫的線條不是象徵派,也不是意識流,就是粗線條、豪放派、大寫意的春秋筆法,畫在大紅色的紙上,顯得那麼直接又喜慶。
惠能的爹爹盧行瑫在新州算得上是最有文化的人之一,且練得一手好書法,在長安,是一位赫赫有名的書法家。因此,每到臨近春節,夏盧村裏的鄰居乃至方沿幾十里的鄉親都慕名而來,以求得他寫春聯為幸事。
盧行瑫未被貶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