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施是道場,不望報故。
真布施是一切都捨出去了,為什麼布施不求福報呢?
布施而不希望有回報是很難的,我們可以很慷慨的布施,過後碰到利害關係時又會後悔的。
布施出去了就應該丟下,心中沒這個事了,不期望什麼回報。
我們是不是常常聽人抱怨:自己不是壞人,做了很多好事,為什麼結果卻有這樣遭遇?
我們有沒有檢討自己的心理,是不是會這樣?例如你對某人好,這是布施,如果你又認為某人應該也對你好,這就是下意識地期望有回報。
菩薩發心布施是不求回報的,我對你好,你對我好不好是你的事,沒有計較心或利害心的。
持戒是道場,得願具故。
學佛的人由三皈依開始,五戒、八關齋戒到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這戒行修持是硬性規定的,是由外面打進內心,由外形的管理改變自己的內心。
智慧不一定要依賴戒行而發,那是由內心的發動打到外面來。
真正智慧成就的人,持戒一定很嚴肅的。
小乘的比丘戒、比丘尼戒成就,是為了修持得到羅漢的不漏果。
我們講禪規也提到,外形的不漏是內心不漏的開始。
大乘的持戒,是為了達到十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方便、願、力、智)的圓滿成佛,悲智雙運,悲不入涅盤,智不住三有(三界)。這是佛法的究竟,本來地無涅盤可入,涅盤就在自心中。
忍辱是道場,於諸眾生心無礙故。
我經常講一句話,什麼都可以受,只有氣不受,不受人家的氣。
你們什麼都可以學我,這一句不要學,學了就變毒藥。
不受氣這句話,是教育特定人所用的方便,事實上並沒有人拿氣給我受。
大家學佛好像越學火氣越大,都用聖賢菩薩的標準看人,這個也不是,那個也不是,卻不去反省自己。
因為不反省,忍辱也沒有做。
忍辱不是硬忍,大忍辱就是大慈悲,不需要忍,所以忍辱的辱並不一定是別人侮辱你。
我們人生遭遇環境的痛苦,一切的不如意,都屬於忍辱,都是忍辱的範圍,真學佛就會無所謂,該如何處理就如何。
真做到這樣大乘的忍辱,就不會覺得受辱,也就是道場。
心裏對於一切眾生都沒有掛礙,看你和我是一樣的,看仇人如親人一樣,這樣自然就不會煩惱了。
換句話說,要怎麼去修大乘的忍辱呢?
就是「於諸眾生心無礙,是名忍辱是道場」,這也是一副很好的對聯。
精進是道場,不懈怠故。
學大乘道的人於法隨時精進,精進是勇猛的用功,懈怠是原諒自己的偷懶。真精進的人是不會懈怠的。
禪定是道場,心調柔故。
禪定的修法始終離不開四個字:心一境性,也就是繫心一緣。但是大乘菩薩道的禪定,用不着繫心一緣。繫心一緣是為了調伏我們剛強的第六意識心念,你叫自己不要想了,它不聽你的,你叫自己不發脾氣也辦不到。
有禪定修養的人,可以把剛強的心念慢慢調柔,然後再使它空掉,所以禪定是道場。
智慧是道場,現見諸法故。
這個智慧就是般若。這一段都在說六度,簡單一句話就是:六度是道場。
可是把六度分開講。真智慧,明道了,就是道場,當下就了解,一切世間法出世間法統統是道。慈是道場,等眾生故。
悲是道場,忍疲苦故。慈和悲是兩種不同的心態。慈就是愛,看一切眾生平等,看別人的父母子女如同看自己的父母子女。
真做到這一點,就是慈,也就是道場。
如果說,我看一切眾生平等,已經不平等了,因為你有個「我」在了。悲不是悲哀、流眼淚,是憐恤一切眾生,因此犧牲自己,為了有利於眾生,為了救度眾生,能忍受各種疲勞苦難,這是大悲心,不是坐在那裏哭。
喜是道場,悅樂法故。舍是道場,憎愛斷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