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此乃自然之理。
張飛和魏延為了讓綿竹守軍無心死守到底、不至於作困獸之鬥,一個多月來,始終對城池圍三缺一,把南側一整面城牆都留出來,供敵軍撤退。
這樣的部署,當然可以動搖守軍的意志。讓他們在正面搏殺中一旦落入下風,或者被進攻方在城頭站穩腳跟,守軍便會人心惶惶,想着逃跑。
但這樣的部署,劣勢也很明顯,那就是一旦守軍真的崩潰逃亡了,進攻方也沒法圍殲之。
最多派出輕兵快馬銜尾追殺一陣,能抓多少抓多少。可如果撤退的敵軍選擇四散而逃,進攻方就只能挑其中幾隊追擊,其他大部分人還是會成功逃散。
當然了,深諳兵法的看官,或許會覺得:魏延就不能提前在城南三五十里處常設些伏兵,等守軍逃亡經過時突然殺出,當頭攔截,全部包餃子幹掉麼?
這種想法當然是很好的,羅貫中寫《三國演義》時,也經常大筆一揮就安排這種爽快劇情。但很可惜,結合成都平原附近的地理環境,這招卻不好使——
綿竹城地處青城山脈和龍泉山脈北側相交的缺口處,是成都以北二百里外一個繞不過去的要隘。而一旦過了綿竹城,再往南就是徹底一馬平川的平原腹地。
而且成都自古天府,和平日久人多地少,能開墾的地都早就充分、徹底開發了。以成都城為中心,半徑二百里內的核心平原,全都是平曠肥沃的農田。
你想在這地方再找點丘陵或者密林都很難,伏兵總不能在一望無際的田野上埋伏吧?更兼如今寒冬臘月,田野上草木秸稈都沒了,全部光禿禿一片,連只野豬都藏不住。
魏延如果想提前伏兵,早就被敵人發現了,那反而會弄巧成拙。
客觀條件確實不允許設伏,最終的結果,也就顯而易見了。
在張飛和魏延的先頭部隊登城後,張任很快就崩潰、撤逃。魏延反應已經算快,連忙派人繞到南門外,能攔多少攔多少。攔了之後,還分兵追擊了二三十里地,等敵軍徹底逃散了,才無奈收兵。
而張飛這邊,已經在這幾個時辰內,突破掌控了綿竹各門,並且進行了巷戰清掃。
城內的殘敵倒是沒怎麼抵抗,到當天天黑前,就基本被成建制迫降了。只有些零星的亂兵游勇,還在那兒趁火打劫,估計需要幾天徹底恢復秩序。
張飛和魏延都是一夜沒睡,一個肅清恢復秩序,一個追擊到追不下去才回返。次日一早,兩人碰頭後,粗略統計了一下戰果。
綿竹城總的守兵大約在一萬六七千人,此前連番攻堅血戰,傷亡大約在三四千人。最後城破崩盤時,還有四千多殘敵留在了城內,其中又有數百近千人在最後的亂戰中傷亡,其他都投降了。
逃出城去的敵軍,總數大約在七八千人,但是其中又有兩千人,在城門口被魏延堵住迫降,還有一千多人在追擊中被斬俘。最終成功逃散的大約有五千人。
挺可惜的是,張任並沒有在俘虜中被發現,應該也是帶着其中一支殘兵逃了出去。
魏延當時怕張任徑直逃回成都、影響後續戰役的難度,所以出了綿竹南門後,就是一路往西南方向追,被他追擊俘獲的逃敵,也多是在這個方向上、也就是往成都跑的。
如今想來,張任應該是沒有選擇直接逃回成都,而是往正南方逃了,前往雒城方向,跟王累合流。
那五千多逃出去的士兵,也未必都會歸隊,估計有相當一部分會趁機開小差。但總有兩三千死忠士卒會隨着張任一起、一路逃回雒城,以圖再戰。
得知了這個結果後,張飛也是無奈,只能嘆息一陣,就暫且把這事兒丟開。
已經發生的事情,再後悔也沒用,何況攻下綿竹,本就是大功一件,只是沒能盡善盡美罷了。
他們已經一天一夜不曾合眼,實在疲累至極,就且吃喝休憩一天,明日再討論下一步的對策了。
張飛開了綿竹城的幾間府庫,賞賜大饗士卒,隨後就歇下了。
轉眼來到次日。
睡了足足六七個時辰的張飛,神完氣足地醒來,洗漱吃喝一番,便找來魏延和法正、吳懿,想商議一下後續的
第615章 法正:張任跑了沒關係,我就沒打算攻雒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