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雖然熱血,但有周瑜這個心態冷靜、洞察敏銳的哥們兒輔佐,還是成功躲過了曹操的第一波戰略欺騙,並沒有直接莽上去。
說句公道話,曹操此番連着華歆一起騙、想要不擇手段拖孫策下水幫他打劉備,確實是有點病篤亂投醫的。
哪怕曹操做得再逼真,只要周瑜咬死了幫孫策踩剎車、不見兔子不撒鷹,不看到曹軍先動手、自己就不動手,那麼曹操就很難成功。
但曹操沒辦法,他已經火燒眉毛了。
袁紹馬上打過來了,曹操只是把隨時可能喪失的信息差,在其過期之前儘量吃干抹淨打出去。
要是現在不打,等袁紹南侵的消息傳到孫策耳朵里,他就更沒戲了。
一條隨時會過保質期的計策,不用白不用,哪怕用出去後七八成概率都是無效的,也得用。
但曹操很幸運,因為諸葛瑾也想勾引孫策先開第一槍,落下「勾結國賊、反抗衣帶詔」的不義之名。
在勾引孫策綁上曹操戰車這一點上,曹操和劉備陣營居然難得地默契了一把。
劉備陣營從立場上來說,本來是應該跟袁紹一夥的。但諸葛瑾很清楚,要是現在袁紹立刻秒掉了曹操,那天下就是袁紹的了,到時候劉備只能一輩子給袁紹當小弟。
歷史上曹操打贏了官渡之戰,尚且花了七年才滅掉袁家,可見袁曹實力差距之大。要是官渡之戰結果反過來,曹操怕是一年都扛不住就沒了。
劉備就算與袁紹合力瓜分曹操,在這個過程中又能瓜分到多少?最多拿回徐州全境,然後再在豫州拿下汝南等地,全據淮南。
至於淮北無險可守的河南大平原,劉備是不可能去瓜分一塊的,那地方無險可守,只會被最強勢者一家獨佔。到時候,淮河以北都是袁紹的,南方諸侯卻還有四五家,劉備還被劉表孫策頂在前面,處於四戰之地,還有什麼自主性可談?
所以諸葛瑾為劉備設想的官渡之戰結局很清晰:袁紹不能贏,但袁家也不能被曹操吞併。
最完美的情況,就是袁紹可以輸,甚至他本人最好死掉。但是袁尚可以不死,讓他多拖曹操兩年。而袁譚是絕對不能死的,這一世諸葛瑾會勸說劉備好好利用袁譚、讓袁譚一直支撐下去!
而且,兩年前諸葛亮那趟河北之行,收穫其實還是挺大的,雖然最後沒能幫袁譚奪儲成功,但至少也讓袁譚的地位大大提升了,受父親袁紹信賴的幅度也加深了不少。
諸葛亮在那次臨走之前,幫袁譚在滅公孫瓚的最後一戰中立了功、還打壓掉了對袁紹而言本就可有可無的次子袁熙,最終袁熙並沒有被外放幽州,幽州有相當一部分軍事勢力都傾向於袁譚。
也因為袁熙被壓的蝴蝶效應,袁紹後來稍稍改變了歷史上三子一甥各領一州的昏庸局面,也沒有在滅張燕後、放出外甥高幹去執掌并州。
按照目前發展的趨勢來看,未來袁紹要是還死了,估計會從四分袁家變成二分袁家——袁熙、高幹自始出局,都沒資格下場,袁尚占冀、並,袁譚占青、幽,把袁紹的地盤東西二分,西袁是袁尚,東袁是袁譚。
東袁的地盤,是未來劉備絕對會盡全力保住的!西袁的地盤,也要確保讓袁譚別去主動幫曹操打弟弟,要讓西袁衰亡得比歷史同期更慢一點。
劉備軍如今有海軍優勢,可以比較低成本地水路調度軍隊、物資。青州直接就依託山東半島,對於掌握海運的諸侯而言,可以非常好的支撐。
幽州雖然靠北了一些,但也有渤海周邊不少港口,劉備未來也能支撐。只是幽州最西邊、也就是後世「幽雲十六州」的「雲」周邊的部分,上谷、代郡,可能因為過於深入內陸、地處並、冀夾角上,會比較難守。
但那也沒關係,大不了到時候讓袁譚放棄代郡、上谷這些內陸,置換冀州的渤海郡,依託南皮堅守,這樣就確保「曹操一輩子沒有一寸海岸線,只要靠近大海的地方,劉備都可以支援輸血,讓袁譚永遠拖住」。
基於這樣的中遠期規劃,劉備陣營眼下也就非常湊巧地跟曹操在「勾引孫策」問題上形成了事實層面的默契。
雙方沒有通謀,但從結果來看,是默契的。
於是
第245章 不能幫袁兄,只能幫袁大侄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