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後,九月十三日,黃錦果然就出了宮。
這回他難得的有了兩天的假期,於是除了為兒子貢試取中好一番慶賀外,又趕緊張羅着,替黃鳴去了徐家提親。
雖說兩家對這門親事早就心照不宣地達成默契,但該走的流程到底是不能少的。
於是到了次日一早,黃錦就帶了黃鳴,運了幾車的聘禮,外加一隻大雁,直奔徐家。
徐家這邊也是早有準備,不光徐行之這個如父的長兄早等在家中,還有定國公一脈的其他長輩代表徐允之的父母出了面,與黃家定下親事。
一起都是按照這個時代的禮節一步步來,從雙方互換禮物到下聘書,再互相交換了男女雙方的生辰八字。
雖然說一切都進行得飛快,但好歹是什麼都沒短缺了,算是雙方都給足了對方面子。
這樣直忙活到傍晚,才把今日的這一場訂親的流程徹底走完。
而作為當事人的黃鳴,在此期間卻少有的從頭到尾沒能有自己的看法,就跟個提線木偶般,一切只能按照媒人的命令行事。
讓他笑就笑,讓他走就走,坐就坐當真是好不辛苦,比當初奔波京城內外地查案抓凶更為勞累。
更叫黃鳴有些無法接受的是,在此期間,他甚至連徐允之的一面都見不到。
最後只能是抓住一個機會,讓徐慶之給自己姐姐帶了封信進去,結果到最後,也沒能拿到回信。
不過總體來說,黃鳴還是歡喜的,因為這意味着自己很快就會有妻子。而徐允之,也確實是他所看中的良配。
而在忙完這些後,同樣心滿意足的黃錦又帶着喜悅回宮去了。
對他這樣的人來說,能有一個爭氣的兒子,並且親眼看着自己兒子做官娶妻,確實是比什麼都要值得高興。
而且,若是讓黃錦來選,他甚至覺着黃鳴能娶一個好妻子,要比在朝中當一個高官更為重要。
然後,這個想法也在一個多月後成為了事實——
九月初八,朝廷貢試,千人參考。
在經過數日的批卷後,最終這千人中,選出了六十四個文才出色的士子為本屆貢士,按規制,皆可被授予官職。
可是,問題也就來了,朝廷一時間卻沒有如此錯的實職空缺。
更何況,很快的,翻過年,就是每三年一次的會試和殿試,到時又將有好幾百的進士進入朝廷。
在幾百年科舉的慣性下,進士的地位自然是遠遠高過貢士的。
所以在朝中官員的一場又一場的討論,方才在拖了一個月後有了結論,這批貢士的安排不可能佔據什麼重要職位,最多就是把他們放進京城某處衙門裏觀政,至於翰林院,都察院之類的清流衙門,那是想都不用想。
當這樣的結果傳出,黃鳴還沒收到確切消息,十月二十日這天,吏部就給他傳了話,讓他前往衙門,以定官職去向。
這就讓黃鳴更感奇怪,就他所知,新科進士也好,其他那些貢士也好,被安排什麼官職不都是朝廷早一步決定的麼?
怎麼落到自己身上,卻還要親自跑一趟,這還能有商量的?
雖然帶着疑惑,他還是應邀趕了過去,這天午後,就來到了吏部衙門。
作為大明六部中執掌官員任免升遷的實權衙門,吏部一向是六部之首,其尚書,更有着天官之美名。
與門可羅雀的禮部,和有些肅殺的刑部不同,吏部門前卻是極其熱鬧,諸多官吏都不時進出其中。而所有外來的官員,進入其中後,都顯得卑微而拘謹,只想討好這兒的官吏,從而給自己的前程帶來一些好處。
而想要進入吏部大門,即便有相關文書都不夠,還得給看門的吏員送上一份孝敬。
就是黃鳴,到了這兒也不能例外,只能拿出數兩銀子稍作打點,然後才被人引着,直入位於吏部左側的文選司。
這兒,正是管着天下五品以下的文官任免升降的關鍵所在,可以說,這兒做事的一名小吏的一個念頭,就足以決定一個十年寒窗,數十年努力的官員一生前程了。
正因如此,文選司這座官廳前此時就排着好幾十人,而這些穿着或綠或
第二卷大人與小人 第一百零九章 豈能事事如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