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嬰倒是沒想到,這阿育王竟然能自我催眠,讓其覺得殺人合理。
而死後,還能榮登極樂。
怪不得他這般淡定。
見子嬰這般罵自己,阿育王只是輕蔑一笑,便未多言。
眼下,他不過是一個階下囚,所得的結果無非兩個。
要麼生,可必然要拿孔雀國巨大的利益交換,比如那翡翠城,可丟了翡翠城,孔雀國便等於王國,他可不願意。
他被囚禁在馬車之內,今日才發現自己到了翡翠城對岸,可一瞧見原有的木橋消失,便心中篤定,秦人不可能過河。
只要翡翠城不丟,孔雀國的百年基業,便不會丟。
第二種可能,那便是不配合,被秦人殺死。
可按照教義來說,只要心中坦蕩,放下屠刀,便可立地成佛,而阿育王正好符合這一點。
死後,必然要榮登極樂,這樣算,自己還賺了。
一邊是凡間的榮華,一邊是極樂世界裏的富貴,阿育王自然選擇後者。
他心中所想,又豈是眼前這些個兇殘的秦人能懂?
一旁的薩陀摩訶已是嚇懵,他雖也是信教,可對他來說,這世間便是極樂世界。
萬人之下,一呼百應,這般權利之巔,只有擁有過的人,才知道是什麼感受。
在薩陀摩訶看來,就算是孔雀國丟掉一半的國土,也不影響他繼續當丞相,可阿育王已是把話說死,便沒有迴旋的餘地。
被罵的王崇文縮了縮脖子,見台下的阿育王這般模樣,好奇問道:「公子,這老匹夫說什麼因果報應,到底是什麼緣由?」
周圍眾人也是豎起耳朵,想要聽聽到底是什麼力量,讓人這般不怕死,子嬰為陛下編纂《大典》,四處搜尋各地的書籍,想必對這些東西有所了解。
聞言,子嬰解釋道:「所謂的因果循環,便是佛教中的教義。你們可以理解為儒家的仁義禮智信。具體的故事,便要從一位太子,名叫喬達摩·釋達多說起」
子嬰侃侃而談,一旁的翻譯也是同聲翻譯。
子嬰便把釋迦牟尼如何在菩提樹下踩死金蟬,枯坐七日窺得因果,看清金蟬前世是只老鷹,如何作惡與釋迦摩尼發生交集,這輩子便被踩死。
以及釋迦摩尼宣揚因果之道,如何遇見孔雀,向世人傳播此道的故事說了一遍。
眾人聽的津津有味,台下的阿育王和薩陀摩訶卻是震驚無比。
這本是孔雀國佛教的重要典故,也是阿育王這一支家族為何喜歡飼養孔雀的源頭,能這般流利地說出來,除了佛教信徒之外,可沒人來說出來。
待到翻譯說完,台下的阿育王錯愕道:「原來你也是我佛的門生?」
子嬰卻是譏諷道:「我可不是有元人!你不瞧瞧你在西域幹的好事?且不說你如何殺的人,單是讓人捐錢的勾當便不配!」
阿育王渾身一顫,見子嬰不是信眾,便緊閉雙眼,等待自己的命運。
畢竟,身為階下囚,他可沒有選擇的餘地。
豈知子嬰繼續說道:「哪有什麼來世報?這世上只有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你等在西域犯下這般殺戮,自是要受屠,只是這執刀之人不是我。」
「自然不是你,你只需下道命令,眼前這些個人,已是迫不及待了吧?」阿育王神色平靜。
子嬰卻是搖頭:「不,真正會殺你的,反倒是你最親近之人。打個賭如何?今日我放你歸去,我賭你活不過三日。」
「放過回去?」阿育王眼眸閃動,望向子嬰:「收起你這種拙劣的把戲,想要挑撥我父子的關係?你且砍了我的頭罷,到時候我兒子便會替我報仇!」
阿育王沒想到這年少的子嬰,竟然用這樣齷齪的手段。
一旁的薩陀摩訶卻是心情激動,他可是明明聽見,對方要放了自己,眼瞧着阿育王還這般,便低聲勸道:「陛下」
「閉嘴!沒有好處,他們會放我們?你信嗎?」
薩陀摩訶頓時語塞,阿育王說的沒錯,沒有好處,別人怎麼可能放了自己?
薩陀摩訶剛燃起的希望,便又熄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