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胡相說是邊關八百里加急奏報!」
常侍太監回到御書房之後,也是變得嚴肅認真了起來。
朱元璋和馬皇后聽後,也是一改隨意的家庭坐姿,當即坐得端正無比。
朱元璋立馬說道:「讓他進來吧!」
也就在常侍太監離開之後,馬皇后也起身行禮道:「陛下,既然是國事,臣妾就先行告退了。」
朱元璋只是點了點頭,馬皇后就當即轉身,安排她的中秋晚宴去。
也就在馬皇后離開之後,胡惟庸便撩衣跨過門檻,並行跪拜大禮:「臣胡惟庸,恭請聖安。」
朱元璋也是嚴肅道:「朕安,起來說話。」
對於李善長和胡惟庸他們幹的那些事,朱元璋早已心知肚明,但那歸根結底還是皇權與相權的暗中博弈。
只要他胡惟庸把宰相該做的事情做好了,那在明面上還得是君臣和諧的樣子。
胡惟庸起身之後,便立馬拿出奏摺,還故意把寫有『臣雁門縣知縣葉青拜上』十個字的封面放在上面。
但他卻只是一本正經道:「陛下,邊關八百里加急奏報。」
朱元璋一看這幾個字,也是下意識的眼睛一亮,但緊接着也立馬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
葉青的特殊性在胡惟庸的臉上看不到,在他朱元璋的臉上也看不到,但他們二人都知道,這個葉青對彼此來說,都是非常特殊的!
但在面對彼此之時,又一點特殊性都不能表現出來。
胡惟庸不表現出葉青的特殊性,是因為李善長對他說過,暫時就當世上就沒有這個人。
當然,即便是沒有李善長的告誡,他也不會在朱元璋的面前,表現出對葉青一絲一毫的特殊關照。
能坐到這個位置上,他多少都還是有一些道行的。
朱元璋就更不用說了,在面對李善長和胡惟庸二人之時,他絕對不是那個被葉青氣得失去分寸的朱重八,他是心比海深的朱元璋。
朱元璋只是看着信封的蠟封道:「這蠟封還沒拆,你沒看?」
胡惟庸拱手道:「邊關八百里急奏,必定是軍務,但凡軍務奏報,都是右相徐達負責。」
「可魏國公人在玄武湖大營,臣這個不懂軍務之人,實在是不敢耽誤,只有趕緊面承陛下。」
這番話在朱元璋看來,在明面上確實是很合情合理!
如果他不知道李善長和胡惟庸專門通信商量過怎麼對付葉青的話,他還就這麼信以為真了。
可他知道這麼回事之後,就覺得胡惟庸不看的原因,並不是這麼簡單了。
他真正的原因,是要把李善長說的那句『就當沒葉青這個人』,演給他朱元璋看。
朱元璋猜得不錯,胡惟庸就是想把這句話演給他看。
其實他非常想看葉青的奏報內容,才收到奏報之時,他下意識的就要直接拆封,也就是想到了李善長的叮囑,他才一路小跑過來。
朱元璋知道胡惟庸打的是什麼鬼主意,無非就是想着他朱元璋親自看了之後,再讓他看後提建議。
如此一來,他就又看了葉青的奏報內容,又不會有特殊關照葉青的嫌疑。
朱元璋想到這裏,只是笑着說道:「惟庸啊!」
「八百里加急雖然急,但也不急這一刻,你回家陪妻兒過節去,咱稍後自行批閱即可!」
胡惟庸聽後也是瞬間一愣,但緊接着就立馬告退了。
他走在離開御書房的路上,是無論如何也想不通,朱元璋怎麼突然就變得這麼大方了?
還知道中秋節給宰相放小半天的假?
只是這個假放得也確實不是時候!
御書房裏,
朱元璋在確認胡惟庸已經離開御書房,已經聽不到他說話之後,這才趕忙拆了信封。
朱元璋一點都不懷疑胡惟庸會拆了蠟封,偷偷看了奏摺之後再假裝沒看過。
首先,每個地方上書用的奏摺蠟封,都是有不同圖案講究的,一旦拆開之後,基本上不可能還原到以假亂真的程度。
再一個就是所有
第140章:馬皇后賜死葉大人,一首歌氣炸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