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我餓了。」
楊軒剛在河邊把手洗乾淨,回到眾人身邊,就聽到小皇帝開口了。
他抬頭看了看了天色,估摸着現在應該都已經未時(13:00-14:59:00)好幾刻了。
「行,那我們就找個地方吃飯。」楊軒笑着說道。
此次出來,他並沒有帶吃食。
一來是麻煩,二來則是想讓小皇帝體驗體驗百姓的吃食。
身為皇帝,一個王朝的最高統治者,是萬萬不能脫離百姓的。
記得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王朝建立初期,國家發展迅速,君明臣賢,制定的政策也適合當時的國情。
這不僅僅是因為王朝建立之初利益重新進行了分配,各階級矛盾不明顯。
還因為皇帝和臣子對民間的了解足夠。
畢竟打天下的這幫人都是跟着老大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的。
人生閱歷和經驗足夠豐富。
而經過這麼兩三代人之後,皇帝從小就是在深宮中長大的,對民間的了解,全靠臣子和身邊的太監等外人之口。
如此脫離百姓,脫離實際,怎麼可能不被蒙蔽。
宦官亂政,臣子的權力增大,皇權的削弱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楊軒帶小皇帝微服私訪,就是想讓後者對民間能夠多些了解。
也有利於其日後親政。
這是第一次微服私訪,但絕不是最後一次微服私訪。
正好附近有個村子,楊軒打算帶小皇帝去那裏吃頓飯。
同時也跟村子裏的百姓討論一下今年的糧食收成。
一年的收成行不行,百姓很早就能看得出來。
這畢竟關乎着他們的肚子。
楊軒告訴了小虎去村子裏吃飯的決定,然後讓他將馬車找個地方趕遠一點,並留個人看着。
畢竟這馬車的規制,明顯不是一般人能坐的。
乘着馬車去村子裏,必然會引起轟動,楊軒還怎麼跟百姓拉近關係聊天?
這可是京師範圍,百姓對各個等級的馬車規制也是有所了解的。
聽到楊軒的話,小虎指了個手下讓他去趕馬車,然後自己就跟着楊軒朝附近的村子走去。
距離不是太遠,走一會兒也就到了。
楊軒左手牽着小皇帝,右手牽着二小子胡磊,一手一個。
至於大小子胡岳,他面無表情,手裏拿着自己的短劍(個子小,只能用短劍),整個人顯得酷酷的。
于謙跟在幾人身邊,情緒並沒有多高。
顯然是擔憂今年的災情。
楊軒也察覺到了于謙的情緒,他看了一眼對方,道:「廷益啊,這天災年年都有,我們能做到就是提前發現,做好預防,儘可能的降低損失。」
「同時準備好賑災。」
「該安排的我們都已經安排下去了,剩下的,我們可以回去了再商議嘛!」
聞言,于謙收起情緒,恭敬道:「老爺,我知道了。」
朝廷能做的就是這些,在天災面前,人…實在是太渺小了。
所謂人定勝天,則是人們在面對天災時不屈服的抗爭精神。
見于謙不再胡思亂想,楊軒便不再去關注他,而是繼續和小皇帝閒聊了起來。
身後的小虎等人不緊不慢的跟着,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預防一切可能出現的危險。
也許這個時候他們的腦海中會有一幅這樣的畫面:一行人走着走着,前方道路兩旁忽然竄出十幾名刺客,要刺殺鎮國公和陛下,而他們不畏強敵,奮勇殺敵,將所有刺客斬殺殆盡。從此以後得到鎮國公和陛下的賞識,人生開始平步青雲,直至走上巔峰。
他們聽說過鎮國公的戰鬥力很強大,但並不相信鎮國公一大把年紀了還能和以前一樣強大。
楊軒並不知道身後的錦衣衛在想些什麼,當然就算知道了,也只會是一笑而過。
年輕人嘛,有夢想挺好的。
一行人終於進入了村子裏,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