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號開始,絲路電影節進入最終審核階段後,許鑫基本就切斷了一切其他瑣事的聯繫。
13部片子,一共審了三輪。
第一輪是評審自己點評,第二輪是大家就幾個有矛盾的電影進行溝通。
接着第三輪,也就是28號這天,大家一共看了五部影片。
也就是討論最激烈的那五部。
今年絲路的獎項也依舊不變,包括評審團大獎在內,依舊是「最佳導演、男女演員、編劇、評審團大獎,以及最佳影片」。
而絲路單元那邊同樣如此。
絲綢之路電影節在獎項方面,並沒有主動求變,打算先打造出來了這幾個獎項的含金量,再徐徐圖之。
雖然去年已經有觀眾吐槽獎項太少,感覺其他優秀電影明明夠拿獎的資格,卻因為獎項少而不夠分可大家要的就是這種效果。
物以稀為貴。
不要那麼複雜的獎項,先把每一座獎盃的含金量提上去,把權威性坐實了,到時候在考慮向外延伸,增加幾個其他方面的獎項。諸如配樂、美術指導等等。
而這種計劃乍一看和其他分豬肉的獎項沒什麼區別,但其實本質上從一開始兩邊就已經涇渭分明了。
電影節最重要的是知名度,是人們的簇擁與認可。或者說,它更像是一個大市場,只不過有的電影節是屎里淘金,有的電影節則是真金不怕火來煉。
增加獎項是必然結果,縱觀歐洲三大,其實走的也都是這條路。
一開始,大家追求的都是專業性。
但後來發現,不僅觀眾的需求在變大,電影人的需求也在變多。
有的電影來了就不是為了拿獎的,人家就是想蹭一下電影節的熱度,好讓大家知道「我們影片進入了戛納/威尼斯/柏林」,值得來看。
但電影本身的高度並沒有達到頂點或者說,夠不到天花板反而是常態。
而有了這些需求後,三大電影節這才開放了諸如午夜展映,驚喜點映之類的環節,讓更多的人能看到這些作品。
這是電影人的需求。
而觀眾的需求也是在整個電影節之中看到豐富多彩的作品。
兩邊一蹴而就。
這也是諸如什麼「人道主義獎」、「貢獻獎」之類誕生的原因。
需求決定市場。
在這種情況下,開設一些周邊類獎項是必然的。
在絲路電影節的計劃里同樣如此,先打造含金量,接着提供更廣闊的平台讓大家展示作品,接納更多的觀眾。
而這麼做的目的,就是構建屬於「絲綢之路電影節」的交易市場。
讓更多的好劇本、好故事,吸引更多的投資商,為觀眾帶來更多更好的電影。
可以說,一切的準備,其實最後都是為了創投會的「交易額」而服務。
這不,今年的絲綢之路電影節就拿出來了新的舉措。
在13部主競賽單元,10部絲路單元的電影入圍名單公佈後,有了第一屆電影節的經驗,這次的XA市各大8廳規模以上的影院都已經接入「絲綢之路電影節」的場館系統內。
在電影節開啟之中提供至少2到3個放映廳來播放展映電影。
而同樣配套的,是除了這23部電影之外,餘下還有27部影片,以「展映單元」的形式,進入到了電影節公映的入圍名單裏面。
這27部電影,兩個評審團不摻和,完全是大眾評審投票票選出來的,他們希望觀眾能看到,並且覺得很合口味的電影。
而這27部影片裏,要是找藝術性有多高,那可能是想瞎了心了。
但
經過了幾百號人交叉審核選出來的電影,一定是一個相對完整的好故事。
這點是毋庸置疑的。
28號,五部電影看完,要是按照去年的節奏,當天就要開始投票了。
但謝老爺子卻叫停了投票。
直接揮手,告訴大家:解散。
都回去冷靜一下。
睡一覺。
讓頭腦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