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軍事小說 > 唐人的餐桌 > 第852章 天無三日晴

第852章 天無三日晴

    第852章 天無三日晴

    長安的生產力已經出現了過剩的狀況。

    這種現象實際上在三年前就已經出現了,只不過,最早遇到問題的就是第一,第二棉紡廠,他們生產的棉布賣不出去了。

    在剛開始建設長安城的時候,雲初覺得大唐社會啥都缺,不管百姓們生產出來多少糧食,多少布匹,多少物資都不夠使喚的。

    尤其是布匹這種東西,在大唐人還沒有富裕到開始關注衣衫的美觀要求之前,人們更加關注的是布匹的結實,耐磨,耐穿,保暖程度,而不是什麼顏色不正這種小問題。

    當百姓們開始挑剔布匹的一些小的質量問題的時候,工坊開始以質量爭奪市場的時候,就說明布匹這個東西的社會需求已經趨於飽和狀態了。

    繼布匹之後,下一個被人們挑剔的貨物,就是鐵製品!

    直到長安的婦人們開始對鹹魚店裏的鹹魚挑挑揀揀的時候,雲初就知道,來自青海的鹽巴,開始擠占官鹽的市場份額了。

    很多人總以為一個新的以質量,價格開始取勝的經濟時代到來了,就該順應這種經濟變革,讓他沿着這條光輝大路一直走下去。

    實際上,這種做法是錯的。

    每一個經濟時代都應該好好的珍惜,應該儘量的將這個經濟時代的紅利儘可能地吃光,而不是吃半截子就跑去吃新的紅利,這是一種極大的浪費。

    雲初身為一個官員,要的是平穩,要的是可持續的發展,一錘子買賣這種事情在他這裏是被嚴厲禁止的。

    沒有了上層市場,就該果斷地拋棄上層市場,進入中層市場,如果中層市場也開始怨聲載道的話,那麼,市場下沉,進入底層市場就成了必然之事。


    大唐的經濟結構是畸形的,在雲初的拉扯下,長安城一騎絕塵,即便是東都洛陽都不能望其項背,從長安淘汰下來的產品,到了洛陽還是有一定市場的,至於下面的州縣市場,還處在最原始的狀態中。

    長安城這些年產出了巨量的物資,也向外輸送了天量的物資,可惜,這些紅利,並沒有進入百姓手中,而是被中間商給吞噬乾淨了。

    李思此次的行為,從某種程度上就是一次真正的物資下鄉。

    從李思目前的幹得程度來看,雲初的看法沒有錯,在長安屬於沒人要的東西,在偃師縣這個目前窮的一塌糊塗的地方,供不應求。

    新的經濟時代總是伴隨着技術的極大進步,或者社會的極大變革,雲初手裏可沒有多少能推動社會進步的技術,因此,要珍惜現有的,不像她以前的那個時代的人們過於急功近利,將百年才能吃完的經濟紅利,用二三十年的時間就給吃的乾乾淨淨。

    說白了,李思的能力在雲初他們看來,還是嚴重不足的,目前,只能幹一點物資下鄉這種不動多少腦子就能完成的商業。

    不過,即便是如此,外人看李思,已經覺得如同天人!

    至少,李敬玄就是這樣認為的,當他整理好了偃師縣的官府架構之後,才發現,他手中的偃師縣的鄉下,已經佈滿了大大小小的商業合作社,當他開始遴選里長,村長這等人物的時候才發現,當地的百姓已經自動選出來了他們覺得可以信任的里長,村長。

    李敬玄並沒有戳破這一現象,而是按部就班的按照他所理解的長安模式開始重建偃師縣的各種社會秩序。

    其中,最重要的一點,也就是皇帝要求的重點,那就是在偃師縣重新安置了租庸調的政策,這個縣的土地按人分配,就像大唐開國時期一般,將無主的土地無償的分配給了這個縣裏的每一個丁壯。

    這樣做最大的好處在於,雖然損失了大量的富貴人家,但是上戶,中戶還在,因為別人多佔的土地被分配給了他們,讓偃師縣裏原本趨於破產的上戶,中戶的力量得到了加強。

    最重要的一點還在於,解放了大量的奴僕,也就是說,偃師縣裏的流,氓這兩種對大唐毫無貢獻度的階層人士,成為了大唐的自耕農,大唐繼而有了大量的新的稅源。

    整理完畢了田土賬冊之後,就算是李敬玄這種土著人士,也能感受到偃師縣目前還藏在土地下的洶湧澎湃的生命力。

    」六千四



第852章 天無三日晴  
孑與2推薦:  大宋的智慧  明天下雲昭  我不是野人  銀狐  漢鄉  明天下小說  雲初葛薩璐唐人的餐桌免費閱讀全文  
隨機推薦:  花豹突擊隊  儒道至聖  逆天邪神  魔門敗類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唐人的餐桌"
360搜"唐人的餐桌"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