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想不想裁官?
他當然想啊!
只是不敢。
在這一點,他跟司馬光其實想的一樣,就是根本做不到。
他的新政其實就是因此而變得扭曲,因為他不敢觸碰這些,導致無法節流,那就只能加倍開源。
但是在不節流的情況下,就直接開源,那絕對是負重前行。
難度是要翻倍的。
河中府的成功,其實就是基於節流,而非是基於開源,他們是先裁軍,然後開始一系列的改革變法。
故此非常輕鬆。
負擔少了,活動空間就變大了,就不會束手束腳。
故此,王安石心裏並不否定這債務重組,但是他不願意去做這惡人,可是根據制度而言,他又要負責債務重組,公檢法可沒有這個權力。
故此他讓呂惠卿寫信給王居卿,竭盡全力為官員們着想,反正竭盡全力,這財政也得不到改善,但這能讓范純仁他們去做這惡人。
過程也如他們預計的一般,范純仁他們不肯妥協,之前他們就嚷嚷着要裁官。
這也是范純仁他們的一貫主張,要改善國家的弊政,必須節流,什麼開源,就是變着法斂財。
王居卿回去之後,便與告知那些官員,我們已經盡力而為,可檢察院不但不願意調解,反而是要往死里告。
然而,以青州財政目前的狀況,如果公檢法不給機會,那是不可賠得起。
更別說那秋稅都還沒有收上來。
簡單來說,檢察院要不網開一面,財政負擔不起,那必定是要開啟債務重組。
這可真是將青州的官員們給氣壞了。
完全就不給活路。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這關乎他們以後的生存問題,於是他們一方面上書朝廷,表示檢察院公報私仇,想借債務重組,來排擠忠良之臣。
但顯然是站不住腳的,因為檢察院手中的證據,全是他們自己提供的,絕對的鐵證,范純仁只需依法判決就行。
故此,另一方面,他們又趕緊聯繫朝中大臣,希望他們能夠阻止債務重組。
其實不用他們說,朝中大臣也都在積極反對此事,整個京城幾乎就沒有一絲年假的氛圍。
大家都在四處走動,商議對策。
這決不能輕易妥協,哪怕跟皇帝去死纏爛打。
垂拱殿。
「陛下,臣私以為,這債務重組還是過於衝動,臣與許多同僚對此是憂心忡忡,就說這寄祿官和差遣官,雖然平時很多寄祿官可能比較清閒,但二者其實是相輔相成,許多差遣官都是直接啟用寄祿官,根據去年差遣官來看,其中有三成用的就是寄祿官,如果裁掉那些寄祿官,這必將會影響到差遣制度,從而影響到整個朝廷的人事安排。」
孟乾生是苦口婆心道:「臣以為還需仔細商議,其實青州問題並不大,只需朝廷撥一筆錢,便可救助,無須傷筋動骨。」
文彥博、司馬光他們是心如明鏡,其實就是暗示皇帝,這將會破壞皇權,寄祿官其實就是分散官員的權力,將寄祿官裁掉,官員的權力就會變得更大,從而威脅皇權。
這才是正確的應對方式,談什麼家國天下,談皇權,比什麼都好使。
趙頊聽得眉頭微微一皺。
司馬光呵呵笑道:「孟知院那日應該在立法會,難道是沒有聽明白?」
孟乾生不語。
司馬光又道:「債務重組,只是迫於無奈而為之,青州財政負擔不起,自然得節省支出,這樣也能夠激勵官員,只要處理好財政,就不會面臨債務重組,此非長久之計,而是應急之需。」
孟乾生當然聽明白了,但他認為司馬光這話,就是糊弄小孩子,就咱大宋的財政狀況,肯定是長久之計,因為只要遇到天災,地方財政就可能會瀕臨崩潰。
如果有債務重組,朝廷就會變得能不救則不救。
謝筠馬上站出來:「地方財政不好,那只是因為多數錢要上交給朝廷,所留甚少,如果朝廷願意減少各州定額稅入,我相信地方官員也就不會有太多怨
第657章 事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