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去病騎在馬上,小紅馬四蹄如飛,在四周白茫茫的官道上,像一道紅色的閃電朝着華清宮疾馳而去。
饒是小紅馬如此神駿,但自己在長安城耽誤了近一個小時的時間,等蕭去病趕到華清宮的時候,還是比王鉷李林甫他們晚了差不多半個小時。
在宮門口迎接他的是孫六。
看到蕭去病飛身而來,孫六趕忙迎了過去,一臉焦急地道:「輔臣你怎麼才來啊,王鉷他們都到了兩個刻時了!」
蕭去病跳下馬,取下那把強弩,將韁繩連同兩個銀幣交給孫六旁邊的一個小宦官,道:「麻煩幫我牽着遛一遛,收收汗,再刷一遍毛。」安頓好小紅馬,蕭去病這才拉着孫六邊走邊問:「孫大哥,什麼個情況?」
孫六在他耳邊小聲道:「高將軍要我轉告你,說是陛下被京兆尹,左僕射(李林甫),左相三人吵了許久,已經頗為不耐煩了,準備將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要你提前有個心理準備。」
「高翁?」蕭去病有些奇怪,高力士為什麼要這麼幫自己。他相信這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愛。
令狐流雲和岳沐風他們幫自己是因為茅山樓觀兩派想向自己學習修煉之法,但是吳筠和肖玄裕又不好意思直接開口,於是兩人就各自派下一名最得意的弟子給蕭去病做幫手。在這之前沐風流雲兩人都隱晦地表達了這個意思,有這樣的好事,蕭去病自然不會拒絕。
唐朝儒道釋三教並行,特別是唐玄宗時期道教還隱隱為三教之首,就連杜甫這樣的儒生也多次去求仙訪道。沒辦法,誰叫李家皇帝信奉道教呢。所以道教在這個時候是一股很大的勢力,而唐朝道教又以樓觀派和茅山派為首。能夠得到樓觀派和茅山派的相助,差不多就得到了整個道教界支持,更何況令狐流雲和岳沐風兩人的功夫不差,給自己做幫手,又何樂而不為呢。
但高力士這麼幫自己,一時倒讓蕭去病有些想不通。難道高力士看好自己?立刻又搖了搖頭,高力士天性謹慎,乖巧機敏,是唐玄宗最信任之人同時也最當紅之人,就算看好自己也犯不着討好自己。
蕭去病心思電轉,很快就大致猜到了高力士的心思,他不是在幫自己,而是在憂心李隆基。
相比於李隆基晚年不思朝政醉生夢死,高力士卻一直都保持着清醒的頭腦。他對國事,對朝中大臣都有着清醒的認識。他對李隆基醉生夢死,將國事完全託付給李林甫和楊國忠這兩個奸臣,無邊寵信安祿山都是看在眼裏,急在心裏。
高力士曾經多次借着機會向李隆基進諫。比如對李隆基將天下事託付給李林甫,高力士曾進言:「……(況且)天下柄不可假人,(一旦那人)威權既振,孰敢議者(誰能制約他呢)!」
又比如對楊國忠謊報軍情和李隆基無比寵信安祿山,高力士也曾提醒道:「我聽說我們的軍隊在雲南打了幾次敗仗。北方的兵卒兇悍強大。對於這些邊事,陛下有什麼良策可以制服他們嗎?我真怕生出禍端無法阻止。」
再比如後來(指天寶十年以後)楊國忠把持朝政,找到一穗飽滿的稻穀欺騙李隆基說:「雨雖多,不害稼也」。李隆基心裏自己騙自己,後來還是忍不住又問高力士。高力士就說:「自從陛下把朝政大權交給楊宰相後,賞罰無章,陰陽失調,天下事還能平安嗎?我也只能審時度勢閉口不言了。」
可是對於高力士的進言,李隆基卻一次都沒有聽進去。針對李林甫那次進言李隆基的反應是帝不悅,於是高力士只好跪下來請罪:「心狂易,語謬當死。」而後面兩次進言李隆基都採取了迴避問題和自我欺騙的態度。
雖然谷穗那件事現在還沒發生,但高力士對李隆基現在這個狀態應該是看得比較清楚了,那就是裝糊塗得過且過,朝政上的事情應付過去了就行了,朕還要追求享樂,追求長生,和楊貴妃卿卿我我呢。
高力士是個機敏謹慎的人,雖然看到李隆基這個樣子擔心國事會變得不可收拾,因此心裏焦急,但也不會一直在李隆基面前說個不停。李隆基生氣,他就立刻跪下請罪,李隆基迴避問題,他也就懶得再說了。不違逆皇帝,自保才是放在高力士第一位的。
蕭去病心想或許是自己那次向李隆基匯報工作,表現出來的銳意進取且計劃周密讓高力士覺得與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