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磯,派拉蒙電影公司。
首席執行官羅伯特坐在辦公桌前,右手操持着鼠標,左手撐着下巴,目光放眼於電腦屏幕,看起來神色自若的樣子,實則眼中的略微波動透露着他內心裏的緊張。
他們公司的《變形金剛》已經在全球進行首映了,這原本應該是一件值得強烈期待且躺賺的事情,但如今情況有變,讓他這位大總裁很煩躁、很忐忑,也有一份擔憂的心情。
原本,他們的《變形金剛》也好,哥倫比亞影業的《2012》也罷,兩者之間並無任何聯繫,不同公司的電影,想在什麼時候定檔上映自行決定就好。
然而,在去年的時候,《阿凡達》背後的資本找上門來,一切都隨之發生了改變。
這些資本是一群3D技術高科技公司資方,和一群3D影視設備製造商結合在一起的利益群體。
這些人想要打通3D技術有關產業的全球市場,也想要華國這個全球最大的廉價勞動力市場。
他們的想法是,以《阿凡達》打頭陣,率先突出「3D」的劃時代亮眼表現,然後《變形金剛》和《2012》緊接着上映檔期輪番壓陣,加深「特效」的商業化吸引力。
隨後,3D就會和特效綁定起來,從而最大利益化的吸引全球的投資。
吸引到全球的投資後,將一些低端製造和中低端加工零件工廠開設在華國,與華國資本合作以換取華國的廉價人力物力成本,再通過歐美中高端工廠組合、組裝成完整設備,以高價售賣給全球市場。
這就是那些資本的全部計劃,且看起來可行性很高。
而之所以找到他們兩家,找到他們的《變形金剛》和《2012》,是因為他們這兩部電影都有提前鋪開的很大的市場預期。
不說《變形金剛》本就是全球性的大IP,就說原創的《2012》也被哥倫比亞製造出的噱頭吸引了很大一批期待觀影的人。
當年從歐洲方向傳來的,所謂經由「瑪雅文明」預言的世界末日在2012年,這個傳遍全球的狗屁預言,就是哥倫比亞影業為了拍《2012》而製造出來並炒作起來的噱頭。
同時,哥倫比亞還花錢雇了全球各地不少的組織,這些極端組織在全球各國紛紛上街遊行,大行其道地製造「末日恐慌」,讓當時歐美兩地一度亂得一批。
而這一切的幕後者哥倫比亞,通通都是為了給《2012》這部電影造勢罷了。
也正因如此,他們兩家的這兩部電影預定會火熱,才會被那群資本看中,安排他們這兩部特效電影與《阿凡達》一起實行這項「3D」市場大商業計劃。
在票房方面,主戰場是美歐,畢竟美歐才是目前全球第一和第二的票倉。
而在「3D」產業佈局方面,主戰場是華國,因為華國是全球最大的低廉人力和物力市場。
只要他們的電影震撼了華國民眾,讓華國民眾對自己本土的科幻不抱幻想而崇尚他們的豪萊塢科幻,那在這份由群眾組成的市場的聯動性思想下,華國的電影公司及資本也會跟着這份潮流走。
那麼,那群「3D」資本就能順勢而為,輕而易舉地在華國開設廉價工廠來大大降低3D設備的製造成本,最後再以高昂的價格賣給全球電影行業者,以謀求最大利益化的暴利,再最終搭建更暴利的屬於3D技術的金融圈,實現財富數十上百倍提升的究極目的。
起初,他們跟華影集團談的時候,意圖讓《阿凡達》在國慶檔上映,《變形金剛》在賀歲檔上映,《2012》在次年春節檔上映。
他們的三部電影,在華國三大檔期輪番轟炸,那豪萊塢科幻這份文化滲透的影響力,絕對大有可期,效果拉滿。
但想法很美好,實則不現實。
今年是華國60周年國慶,且有一部《建國大業》會放在國慶檔上映,華影集團斷然不可能讓這份「愛國宣傳」出意外,也斷然不可能同意《阿凡達》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