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柯」的母親,是娼籍不假。
「林柯」是娼婦養大也不假。
可是,這是錯嗎?
一個娼婦,辛辛苦苦將一個孩子拉扯大,其中要付出多少辛酸苦澀,他人自然很難感同身受。
而「林柯」雖然不是很懂,但是林柯很懂。
一位正常的母親,對於孩子的母愛,那是人人都知道的。
而且,在拉扯「林柯」長大的過程中,那位母親受盡了侮辱、冷眼、苛責等等。
但是為了「林柯」的身體成長,為了「林柯」的認知,那位母親全部都忍受了下來。
至少在林柯看來,那位母親很偉大。
從小因為是女嬰而被家人拋棄,最後被青樓收養,入了娼籍,但是也是無奈之舉。
那位母親沒有做過任何一次出格的事,也沒有做妓,而是清倌。
身體裏留下了林尚書的種,而且還生了下來,要不是為了當時的幼年林柯,估計也不會在林府鬱鬱而終。
想到這裏,林柯不由得搖了搖頭,帶着那種遺憾、憤恨、無奈的語氣,高聲嘆息:
「余幼時即嗜學,家苛,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
「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
「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林府外,從朝陽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
林柯雙眼低垂,有感而發,訴說着來自於前世的著名篇章——《送東陽馬生序》。
這是來自於前世最著名的勸學篇章之一,其中提出了「以誠待人,以禮相待,以德取人」的啟示。
其中解釋的道理不只一個。
其一強調一種處世之道,意味着要真誠地對待別人,尊重他人,以禮待人,同時也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養,用自己的德行去吸引別人。
同時也提到了「手自筆錄,計日以還」的高尚品質,即要講信用,遵守承諾,做一個有信仰、有道德的人。
當然了,最重要的是還強調了勤奮學習的重要性!
當時的宋濂,「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但是卻依舊要執行自己的意志。
那種不畏艱難,勇於探索,具有恆心和毅力的學習熱情,才造就了他。
造就他的,並非是苦難,而是苦難之下的意志!
「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
林柯此時直接背誦原文,並且像前世教材那樣適當進行了刪減,而且還根據自己的情況做了一定修改。
當然了,大多數經典之處他改都沒改,直接用。
因為「林柯」幼年時期確實是如此,除了《王制》這本書就沒有其他書籍了。
想要書,就只能去借林府的人。
可惜的是林府的人都看不起他,於是「林柯」母親就在砍柴的時候帶着他去找一些人家苦苦哀求借書來看。
總之,一些經歷和宋濂非常相似。
當然了,他此時也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已。
借用宋濂的序,來攻擊那官員說他不懂勸學之理!
「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最後一句說完,天象當即異變!
無數文氣從冥冥之中匯聚而來,出現在林柯身後,凝聚成一個苦讀詩書的人影。
這個人影身處苦難但是意志堅定,身着布衣但是腳步絲毫不動搖。
他讀書、學習,忍受着不能娛樂之苦,忍受着枯燥無味的學習之苦。
當他尋師時,背着書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嚴冬寒風凜冽,大雪深達幾尺,腳和皮膚
第九十八章 手足皸裂,四支僵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