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嚴肅穆的氣氛中,千百人矚目之下,宣表官湯時典,字正腔圓的宣讀封授詔書。
「尊太師諱青兒為太上王;封楊氏彤為大明王后;封黃長子楊應平為黃世子,遙領雍州牧;封王次子楊應龍為隴西郡王,遙領冀州牧;封王妹周冰倩為洛寧郡主;封王長女楊蕊為汴京郡主;」其他子女等成年之後在封。
「設七等爵位十二等。分為國公,郡公,縣侯,鄉侯,一等伯,二等伯,一等子,二等子,一等男,二等男,龍禁尉,驍騎尉。爵號帶開國者,世襲罔替。」
「公候伯子男為貴爵。公爵一品,侯爵二品,伯爵三品,子爵四品,男爵五品。龍禁尉六品,驍騎尉七品,俱為勳爵。」
「國公正一品,食邑萬戶,年俸銀一萬兩;郡公從一品,食邑八千戶,年俸祿八千兩;縣侯正二品,食邑六千戶,年俸銀六千兩;縣侯從二品,食邑四千戶,年俸銀四千兩。」
「一等伯正三品,食邑兩千五百戶,年俸兩千五百兩;二等伯從三品,食邑兩千戶,年俸兩千兩;一等子正四品,食邑一千二百戶,年俸一千二百兩;二等子從四品,食邑一千戶,年俸一千兩。」
「一等男正五品,食邑八百戶,年俸八百兩;二等男食邑六百戶,年俸六百兩;龍禁尉正六品,年俸六百兩;驍騎尉正七品,年俸五百兩。」
「封楊延昭為廬陵縣侯;封張翔為清水鄉侯;封占金國為蔚山鄉侯;封段志賢墨源鄉侯,程世傑為雲驛鄉侯。」
「封馬犟,劉智亮,殷明德,楊靖,項大年,樊龍,呼延赤金,高虎,曹俊,史連城十人為一等伯。」
「封李旭,周大勇,張岩,韓金信,楊桂華,關山,呼延必顯,劉俊,王海,楊德政,楊貴,楊琪,石平,杜金娥,王明成,行方二十人為二等伯。」
「封曹虎,敏中,萬春,天佑,鄧義,王貴二十八人為一等子;封張大牛,高立功,王開,孟虎三十二人為二等子」
隨着湯時典念出一個個名字,很多人都激動無比。
自己封爵了!很多人祖宗八輩都是種田的農夫,何曾做過一官半職?可是跟了楊鵬幾年,就封了爵位!
什麼是光宗耀祖?這就是了。公侯伯子男五等貴爵,總共封了一百十五個;而作為勳爵的驍騎尉和龍禁尉,也封了一百多個。
加起來近三百人。瀛洲難民時代最早跟隨楊鵬的元從,哪怕當年是個普通鄉勇,大多數也撈了一個驍騎尉的世爵。
別看最低的驍騎尉只是七品,可難的是的是「開國驍騎尉」,世襲罔替,和大明國祚相始終啊。
楊鵬這次一共拿出了二十萬戶的賦稅封授爵位,接近大明國轄下戶口的百分之三。在楊鵬和韓冰的設定中,將來所有開國爵位的食邑,不能超過國家總戶口的百分之三,加上宗室的食邑,不能超過百分之五。而且包括宗室在內都要繳納賦稅。
只有一種人可以免稅二十年,那就是為國捐軀的烈士家屬,還必須是配偶和直系家屬。這樣,國家養勛貴宗室的負擔,就能控制在一個很低的範圍。不會犯明朝的錯誤。近三百個獲封爵位的人,絕大多數來自軍中,其次就是錦衣衛和密衛,再其次才是文官和工匠。
皆大歡喜!就是楊延昭這樣對個人利祿不太熱衷的人,聽到自己封了自己家鄉的縣侯,也很激動。
要不是禮儀規定不能喧譁,很多人肯定已經歡呼起來了。
但這還沒完,被封了二等爵的湯時典繼續宣讀道:
「以爵授田。國公授予爵田一萬兩千畝,每降一等,遞減一千畝。故,驍騎尉授田一千畝」
楊鵬計劃拿出了百分之一的土地,用來封授勳貴和宗室。但勛貴的田畝同樣需要交納賦稅,一視同仁。
除此之外,楊鵬還打算將對外征戰獲得的奴隸,按照功勞大小分給勛貴。
他又不是救世主,怎麼可能給予華夏之外的外族國民待遇?奴隸在全球範圍內還要存在好幾百年,他也無疑改變這點。
接下來,就是《定國是詔》,這是關係大明國體制的大事,所以張翔蔡懷水等人格外留意。
這些大事,楊鵬並沒有和群臣商議,而是和韓冰琢磨後就「乾綱獨斷」
第六百五十七章,定國是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