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海,這魚可不小。」
剛勸下奶奶別生氣,母親忽然開口說了一句。
紀元海也不答話,心知肚明母親現在說話肯定還是想要給娘家送魚去。
正如同他對王家早已經記在心裏一樣,他對於母親、小舅同樣難以懷有溫情脈脈,並不指望太多親情的回饋。
就算是他把整條魚給了母親,讓她送去娘家。
她高興起來誇獎自己,看上去跟自己關係親近了,那又如何?
下一次,她還是會選擇小舅、娘家,而不是紀元海和紀元山。
紀元海的沉默,讓母親明顯不滿起來,她說道:「這麼大的魚,咱們家一頓也吃不完。」
「剛下過雨,地里還在濘,生產隊也不出工,我今天去你姥姥家看看。」
紀元海還是沒說話,他不想給,也不想跟母親吵架。
倒是奶奶開口了:「老大媳婦,你走親戚去吧帶上兩塊魚。」
紀元海有些訝然看向奶奶,奶奶卻對他笑了一下,臉上的皺紋微微展開。
紀元海的母親聞言頓時大喜:「好嘞,娘!我這就去!」
起身拿了籃子,裝上兩大塊剛切開的魚肉大約三四斤,用毛巾蓋上,步履匆匆地離開了家。
等她走了之後,奶奶對紀元海說道:「那也是咱們親戚。」
「上次你抓魚我沒給他家,是覺着葷腥解饞不容易;這次的魚肉的確多,你娘又是給你這個兒子張口要東西,你還能老是不給她?不讓她走娘家?」
紀元海和陸荷苓都聽着奶奶的話。
奶奶繼續說道:「按照走親戚的禮數,『回娘家』本來就得捎點禮物。」
「趁着咱們手裏剛好有,讓她走一回寬綽的娘家;她高興,咱們家也有面子,也顧全了咱們親戚關係。」
面子嗎
紀元海點點頭,表示知道了。
農村老一輩對於人際關係和應有的禮數,自然有着他們的一套認識。
假若一切都不會發生劇烈變化,那麼爺爺說的紀元海將來搞個土坯房,安生勞動過日子,那好像是最穩妥的。
奶奶說的親戚關係,禮數的臉面問題,也是考慮周全。
但是,隨着一切向錢看的時代開始,農村的樸素鄰里觀念,人生觀念,很快就發生變化。
某些親戚鄰居的「面子」和禮數,會一錢不值,甚至有毒。
這是爺爺奶奶都很難想像的。
稍不留神,心一軟,感覺是親戚不會害人,就成了貸款擔保人到那個時代,親戚鄰居漸漸淡薄,各過各的日子變成常態。
這一切,是紀元海沒辦法跟爺爺奶奶說明的,也只能先答應着他們老一輩的經驗之談。
這也同樣是紀元海對母親和小舅不想留臉面,甚至想跟姥姥家翻臉斷親的緣故——現如今農村人眼裏面至關重要、互相依賴的親戚關係,再往後其實也就那樣。
更不必說,母親對紀元海的淡漠,小舅的絕對自私,都是經過記憶驗證的。
奶奶讓紀元海母親帶魚肉回了娘家,這件事爺爺和父親隨後也都贊成。
地里還泥濘,沒辦法下地幹活,社員們倒是可以今天輕鬆一天。
中午,大鐵鍋里燉了一鍋魚。
一家人在堂屋圍着桌子都放開了肚子吃魚,魚大了就顯得刺少肉多,雖然沒有豬肉那麼油汪汪的香,但是好歹是解饞、補充身體的葷腥。
吃個飽飯後,紀元山拍着肚子說道:「元海,啥時候再抓魚,這吃着真好啊!」
紀元海笑道:「你要是想吃,今天傍晚我就再抓一次。」
爺爺則是開口提醒:「元山、元海,得過幾天再說,要是咱家天天抓魚燉魚吃,村里肯定有眼紅的。」
紀元海點頭應了。
吃過飯,奶奶和陸荷苓收拾了鍋碗。
下午生產隊也不出工,紀元海跟陸荷苓兩人在屋裏呆着倒也無聊。
「出去轉轉?」紀元海提議道。
陸荷苓對於這個提議有點心動。
不過想想,去找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