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也回宮了。
昨天去了城外,因為天黑了,就在城外莊子住下了,這段時間,他是真的感受了,什麼叫人間疾苦。
他走訪長安城周邊的村子,如今正值青黃不接的時間,但好多人家已經沒有糧食續命了。
可勛貴和豪紳們卻是打着接濟貧苦人家的旗幟,給他們貸了高額利息的錢和糧。
或許這樣小命可以保住了,但田裏的收成,卻是已經失去了一半,再交過賦稅,那下半年吃什麼?
最後,他終於弄明白了,流民是怎麼來的,城外那些難民是怎麼來的?
就是這些可惡的勛貴和地方豪紳,百姓們還不上借貸,就要拿土地償還成為流民,或者直接成為他們的佃農。M.biQuge.biZ
李承乾收拾了好多這樣的人,但最後卻是敗下陣來。
那些沒飯吃的農民,如果沒有這些勛貴和豪紳用這種方式接濟,那就會活活餓死在青黃不接的時間段。
而他對此出手,又惹得好多勛貴不開心,奏摺如同雪花一般飛進了皇宮,全是彈劾他的。
彈劾的理由千千萬,其中廢他太子位置的佔一半。
這期間,李承乾親自下過地,體驗過農夫種田的辛苦。
如此辛苦的農夫,種出的糧食,卻是要被整天啥事不做,只顧享受的勛貴和豪紳拿走。
他想不通,他那英明神武的父皇,為何不管他的子民,他不是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嗎?
難道他真的就不怕,老百姓沒有飯吃,造他的反嗎?
可他的奏摺,卻是石沉大海,父皇並未正面回應,他心中的疑惑。
李承乾在宮門口下了車,滿臉的滄桑,整個人也黑了不少,衣服上面全是污跡,鞋子上更是沾着泥巴。
他抬頭望着巍峨的皇宮,今日他要當面問問父皇,天子腳下尚如此,那麼偏遠的地方呢?
他父皇曾經信誓旦旦地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的明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他李承乾不才,但也熟讀歷史。
勛貴是國家的脊樑,他們可以為國家培養精英,為朝廷輸送人才,是一個國家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但國家是由千千萬萬個底層老百姓構成的,他們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國家強大與否,還得看他們創造的價值。
儒家先賢孟子曾經說過,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又言:君視民為草芥,民視君為仇寇,君以國士待我,我故以國士報之
最近這兩天,他終於體會到孟子說的這是真理。
他親自下地,幫助農夫除草,儘管將麥子當野草給處置了,但依舊讓那些農夫對他另眼相看,邀請他去家裏做客,拿出了最好的吃的招待他。
可儘管是家裏最好吃的,也只有一碗比清水還清的麵疙瘩湯,從一碗麵疙瘩湯里,他只尋到了兩粒沉在碗底的麵疙瘩。
可當他看到,辛苦了一整天的農夫家裏六口人,碗裏壓根就沒有一粒麵疙瘩,就連最小的六歲小孩碗裏,也沒有一粒。
當時,他眼睛馬上就紅了,眼淚不爭氣的往外溢。
他顫抖着手,將兩粒麵疙瘩夾到了小孩的碗裏,轉身就走出了農戶家裏,哭了一路。
為什麼?
同為大唐子民,那些勛貴可以吃肉喝酒,尋花問柳,但這些人一年四季辛辛苦苦,卻連一口餬口的麵湯都沒有?
他帶着人來到了村里豪紳家裏,大宅院,漂亮的丫鬟,強壯的僕人,就連看門的狗都是膘肥體壯。
尤其是當他看到,看門狗旁邊的木盆里,竟然扔着兩個饢餅,還有一條雞腿,似乎是狗沒看上吃,上面爬滿了蒼蠅和螞蟻。
李承乾是以城裏勛貴的身份去的這家,豪紳聽聞是城裏來的勛貴公子哥,親自將李承乾迎了進去。
這家人正在吃晚飯,家裏人口眾多,大概有十幾口人。
他們穿着綾羅綢緞,穿金戴銀,比起城裏的勛貴還要豪奢。
尤其是飯後的餐桌上,擺滿了沒有吃完的雞鴨魚肉,白花花的大米飯,丫鬟們直接倒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