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業第一卷關西新客0108造福鄉里盛夏時節的商原,清晨時分已經頗見燥熱。道友閣 www.daoyouge.com
塬上農田裏作物長勢正好,綠苗如緞。但若將視野拉長,便可見到谷菽苗圃的長勢有着一個明顯的界線。
這界線或是狹長的條狀,或是形成一個大圓,範圍內的長勢更好,界線外的則就被襯比的苗低葉窄,明顯的發育不良。
「塬上大井即可既田數頃有餘,小井也在一兩頃之間,地脈水汽多寡不均,生民得利也都有深有淺。長此以往,鄉怨聚結,怨斗頻生。所以我鄉渠主鑿渠勻潤,量分平均……」
渠盟的掌事吳敬義引着數名行人登塬,將他們引到一段業已投用的井渠附近,向他們詳細介紹着井渠修成後給塬上田事帶來的改變。
這附近正有鄉人汲水澆地,淺井則用桔槔、深井則用轆轤,汲取上來的井水再用獨輪木車推到田間地頭,澆地補苗。
幾名行人來自外鄉,看到如此樂耕一幕也都感嘆連連:「商原民眾有福啊,有吳都督等鄉義德長這般引水幫扶!我們這些他鄉拙劣,自家都還耕事不旺,就算有義助鄉親貧弱的心意,也沒有這種能力。」
「渠主常說,事在人為、視乎一心,大有大計、小有小造。此鄉水利,也是從小處作起。最初同盟作業者,也不過鄉里寥寥幾家,但隨着渠事造起,鄉土得利,左近縣鄉不肯同盟共事者,群眾都知其不義,共相唾棄!」
講起渠盟的發展,吳敬義更是一臉的自豪,往年他勇作當縣都督已經自覺得榮耀鄉里,但今在渠盟掌事,於整個武鄉郡中都是名聲在外的鄉義表率。
之前為了謀求勢位所費良多,但不久前當州大中正還親臨其家,告訴他擇一戶中優秀子弟、秋後響應州辟,若得當選即可錄籍大行台待官。
這樣的社會影響和特權,顯然不是一個鄉團都督能夠帶來的。
吳敬義每每念及此節,心裏都充滿幹勁,越發有感追從李渠主共事是一個明智選擇,按照這勢頭,他們一家兩代之內躍升郡姓都大有可能!
若非如今鄉土難稱安靜,武力的保證必不可少,否則吳敬義都想放棄自己這個鄉團都督的職位,專為李泰鞍前馬後的操持渠事。
畢竟如果能有更加安全穩定的上升途徑,誰又捨得自家兒郎拋頭顱灑熱血的以命博取前程富貴?
「請問李渠主可在鄉里?某等既然入此鄉里,也希望能拜訪這一位鄉賢少壯、請教鄉事幾則。」
幾名外鄉人湊在一起議論一番,便又推出一位代表向吳敬義說道。
吳敬義聞言後便點頭笑道:「諸位來的也巧,渠主恰在塬上巡察渠事。具體何處未知,須得逐處訪問。」
「這沒什麼,訪賢之路當然曲折。」
幾人也都紛紛笑語說道,他們此行南來,第一是為了向此地渠盟售賣一批物料,第二則就是想見識一下那位聞名已久的商原李郎。
此時在商原南坡一道溝谷斜嶺上,有近百人分散各處,三五成群的從左近各處分佈的土坑裏掏出銅盆、陶罐、羊絨等物,各自驗視對比一番。
「在這裏掘井,五丈以內一定可以出水!」
一名身着麻袍的中年人審閱一番後,指着坡前一個三尺深的土坑篤定言道。
旁邊眾人聽到這話,也不作質疑,紛紛拿着掘井的工具湊到這裏來,就着這個土坑繼續向下挖掘。
「陳翁過來休息一下,辛苦你了!」
李泰身着一襲素色的袴褶時服,站在涼棚下向那麻袍中年人招手喊道。
「只是使用幾分眼力罷了,哪裏談得上辛苦!」
那陳姓中年人邁步向此走來,見到李泰神情略顯蒼白憔悴,便又忍不住嘆息一聲道:「我等都知郎君情深義重,主公去後、難免傷心不已。但今戶內戶外都有群眾要仰仗郎君謀生,還請郎君一定要保重身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