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徐陵轉述陳霸先所言,李泰也不免暗嘆一聲。雖然說從權謀角度而言,陳霸先之襲殺王僧辯,怎麼也不能說是偉岸正義的。但是南朝在這一時期有陳霸先,毫無疑問是南朝士民的幸運。
雖然歷史大勢終究還是走向統一,但有沒有南陳這個政權的存在,對江南百姓而言絕對是截然不同的兩種體驗。因為這一時期無論西魏還是北齊,其實都欠缺一口吞下整個南朝的肚量和底蘊。
西魏那就不必多說了,歷史上的江陵之戰乃是一場不折不扣的人道災難。那各種殘忍的手段像極了一個底氣不足的毛賊,得闖空門後便竭盡所能的***燒,根本沒有一個長遠的消化和治理方案。江陵已是如此,如若在同一時期入寇江南,情況也未必就會發生多少變化。
至於北齊,那就真的只能呵呵了,戰略上所展示出來的要比西魏更加短視、更加沒有章法。而且之後幾年恰好就是高洋各種行為藝術的高潮時期,如果江南地區在這一時期納入北齊統治,那就真的是好日子在後頭了。
雖然君王的荒Yin無道未必會直接作用在平民百姓身上,但是這麼大一個增量的產生,必然會帶來權力格局劇烈的動盪和調整,從而反饋下來的各種昏政暴政所造成的普世傷害,難說能不能勝過侯景時期。
不過認同是一方面,真正應對起來,李泰也要優先考慮西魏的利益。
心內權衡一番後,他便又說道:「吾國同樣也新經動盪、國情未安,周邊諸境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況之前與齊國方有洛水之盟,彼此互不攻擾,各自休養生息。徐侯如今以此來謀,不異於是讓我背棄前盟啊!」
徐陵聽到這話後,臉色頓時一僵,他們南朝過往這段時間裏只是忙於平定內亂,根本就無暇外顧,而且也沒有一個穩定的渠道去充分了解外界的訊息。故而對於東西之間的紛爭也只是大事略知,細節卻非常的模糊,完全想不到這彼此掐架多年的世仇宿敵竟然會和談罷兵。
「賊齊,豺狼也!唐公舊出其國,應當深知秉性,與敵謀和,實非智計啊!今陳丞相窮困來求,若得助濟,緩此危機,則必感恩戴德、世代為藩!還請唐公再為三思,慷慨助義」
徐陵講到這裏,便又深拜於地,口中沉聲說道。
「徐侯快快請起,賊齊不義,我當然深知。陳司徒能夠不畏強勢、決然迎擊,我亦深為欽佩。但今我國情勢,確有不便之處。若言協防則可,共擊則實在力有未逮。」
李泰抬手着令侍者將徐陵攙扶起來,旋即便又說道:「今我得掌國事,始知謀國不易。諸事諸物,各有所求,各有所用。是故正欲廣開聚物之道,豐我府庫,以補國用。陳司徒如今立事江東,想必亦有此困。陳司徒猶感舊日謀事情義,我亦願與修好。如若此役之後互以歷陽、姑孰兩地互為商貿,不設邊防,可謂大善!」
如今江南地區雖然勉強平定下來,但也已經是久經戰亂、亟待休養,陳霸先也實在難以拿出什麼能夠讓李泰心動的籌碼。如果割地請盟,則就不免要比王僧辯還要惡劣。
李泰其實也並不排斥協助一下陳霸先抵抗北齊軍隊,且不說歷史上已經證明了陳霸先有此力挽狂瀾的能力,單就當下而言,北齊真要贏得這場戰事的勝利,也會讓西魏整體的戰略選擇變得被動起來。至於說洛水之盟,洛水那不是專門放屁的地方嗎?
不過他就算要參戰,也需要有實際的利益回報。陳霸先眼下顯然是拿不出的,那就拿未來透支一下,彼此之間建立一個自貿港,能夠進行邊貿交易,順便給下游的江防也留下一個向西魏開放的口子。
江南地區尤其是核心的三吳地帶,一旦戰亂平復之後,元氣就會很快的恢復。而江南地區商業氛圍本就較北方更為濃厚,一旦元氣恢復,勢必會增加
大量的需求,市場活力再次恢復。
李泰如今也在考慮如今西魏各個區域的產業調整和發展,之前在山南道尤其是沔北已經發展的非常喜人的手工工坊,他並不打算回遷關中,甚至關中已有的這些手工行業,除了重要的軍工領域和其他一些不便運輸的產品行業之外,其他的也要陸續遷往諸邊。
對於關中,李泰的想法是主要以農業為主。手工行業雖然利潤前景更為廣闊,但大量從事
0989 跨江市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