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蘇軾在登州
司馬康的小報,在第二天一早便正式刊行。
不過,首刊量很少,不到三千份,基本都是送到了汴京城的官衙和有司手中。
趙煦很快也拿到了這份司馬康主持的《汴京義報》。
「不錯!」趙煦看完後,將手中的《汴京義報》放下來,問道:「士大夫們會很喜歡吧?!」
「聽說是這樣的……」石得一在旁邊介紹着:「據說,有不少文人、官員,看了此報後,都命人將自己的詩作送去了司馬康處,連潤筆費也不要,只求能刊載……」
趙煦聽着笑了起來。
我大宋的士大夫們,不要看一個個清高的不得了。
可是,若叫他們寫文章或者幫着題寫墓志銘啊、行狀啊什麼的。
假如不是摯愛親朋,那麼就要收一筆很高的潤筆費。
甚至在過去,熙寧之前。
學士院的翰林學士以及中書的中書舍人,寫大拜除制詞/除授文字,按照慣例,無論是被拜授的宰執、大將還是一般文武大臣,也都是要給潤筆費的。
一般,翰林學士的制詞是要兩百貫潤筆,而中書舍人的文字,也是五十貫到百貫不等。
熙寧變法,才明文禁止了翰林學士/中書舍人的潤筆慣例。
從這裏,你就可以知道,在過去,宰執大臣給翰林學士,一般大臣給中書舍人交潤筆錢,都不是什麼潛規則而是公開的規則。
所以,在大宋文人的文字,都是有價的。
地位越高,文字越貴。
現在,這麼多人願意給司馬康的汴京義報供稿,看上去起碼短時間內,這汴京義報的熱度不會低。
最起碼在士林之中的影響力會越來越大。
童貫的汴京新報,要面臨挑戰了。
趙煦在這個事情上,很清醒。
士大夫文人們,或許無法清醒的意識到汴京新報對他們控制的輿論的威脅。
可他們的本能,卻會讓他們主動團結起來。
從而對汴京新報進行排擠,最後將汴京新報趕出他們的圈子!
類似的事情,趙煦在現代見過了太多太多。
在那個互聯網發達的時代,傳統的文人們,尚且會自己圈一個圈子,自吹自擂。
更不要說是在大宋,這個文人佔據絕對統治地位的時代了。
「童貫那邊,準備的如何了?」趙煦問道。
石得一答道:「大家的指揮,童內侍自然不敢怠慢,已經聘請了,各大瓦子之中,最擅長說三國的說書人……」
「善!」趙煦點點頭:「告訴童貫,馬上開始,以三國志為基礎,結合民間傳說、瓦子說書人的說法,以三國故事為背景,寫一部長篇的、可以在汴京新報連載刊登的小說!」
小說,古已有之。
正如班固所言: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途說者之所造也!
西漢既有長篇小說《虞初周說》,九百餘篇流傳,可惜如今已經亡昳。
但這個流派的生命力極其旺盛。
歷朝歷代都有代表作。
魏晉南北朝有《搜神記》,隋唐有《酉陽雜俎》,大宋也有《太平廣記》。
都是經久不衰,廣為流傳的故事、傳說。
「三國?」石得一不太明白。
趙煦解釋道:「就是用歷史的辦法來講故事……以演義、傳奇為主,述忠恕仁義!」
「所以……」趙煦看着石得一道:「此故事,當遵劉為主!」
遵劉在大宋民間,已經形成了風潮。
那瓦子裏的說書人講三國,也早已經清一色尊劉了。
每每講到關羽戰敗,昭烈帝託孤,諸葛亮壯志難酬。
說書人都會情緒激動,而聽眾也跟着被感染。
只是,這些故事都是類似現代的段子一樣。
每個說書人都有自己擅長的段子,也基本只將其中一段。
自然,石得一對此很清楚,他聽完就低下頭去:「臣明白了!
第292章 蘇軾在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