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中央方陣。
站在高聳的巢車之上,可以將整個戰場盡收眼底。
只見明軍的四個空心方陣從東北、西北、東南以及西南四個方向同時出擊,朝數里外的建奴本陣攻擊前進。
由於中間是建奴潰兵,
所以看上去就像在追擊建奴潰兵。
經過一個晝夜的激戰,明軍的傷亡也是不小。
出擊的這四個步兵旅,各只剩下三千人左右。
四路三千人左右的步兵排成了四個邊長大約六十步的空心方陣,踏步向前,遇到倒臥在地的建奴屍體或者偏廂車、楯車的殘骸時,會讓陣形出現少許混亂,不過只要繞過了障礙物之後很快就又能恢復完整。
這就是步兵相對偏廂車、楯車的優勢。
利用偏廂車、楯車結陣,固然可以給火槍手提供強大的保護,但是也對整個人車方陣的機動造成了限制,一般只能用於平原地形。
但是步兵受到地形的影響卻微乎其微。
除了在山區、密林地形會受到影響外,其餘的絕大多數地形,即便是遇到起伏不平且不規則的丘陵地形,步兵仍能保持陣形完整。
比如說此刻,出擊的四個明軍空心方陣就始終保持陣形完整。
很快,出擊的四個明軍空心方陣就遭遇了建奴的第一波阻擊,剛剛還在潰逃的兩千多真奴突然間就停下,並且在極短的時間內擺好隊形。
建奴擺的是三段線列陣,四個明軍方陣前各有大約五六百人。
第一隊建奴更是已經在軍官的指揮下,舉起了手中的燧發槍。
面對黑洞洞的建奴槍口,前排的士子以及明軍將士卻一無所懼。
在號鼓的指引下,明軍將士踩着整齊劃一的步伐緩緩向前推進,很快,雙方相距已經不足一百步。
……
顧炎武高舉右手,走在空心方陣右側。
在顧炎武的身後,則是號手還有鼓手,號鼓手一邊緊盯顧炎武的手勢,一邊吹響嗩吶又或者擂響腰間的戰鼓。
方陣中的明軍將士則是一邊踏步前行,一邊凝神聆聽軍號聲以及鼓聲。
號聲不止,鼓聲不息,他們就必須片刻不停的踏步前行,哪怕前方是萬丈深淵,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也必須得硬着頭皮往裏闖。
明軍的行進看着不快,但其實並不慢。
轉眼之間,雙方相距已經不足五十步。
「呯呯呯……」對面的建奴率先開火。
硝煙瀰漫,一排鉛子疾風暴雨般打過來。
走在第一排的明軍頃刻之間就倒下了好幾十個。
但是很快,就有同等數量的明軍從第二排頂替到第一排。
幾秒鐘後,第二排建奴頂替上來開火,又有好幾十個明軍應聲倒地。
建奴齊射了三輪之後,明軍就已經死傷逾百人,但是顧炎武自始至終都高舉着右臂,並沒有下令開火。
直到建奴齊射了三輪,雙方相距已不足三十步。
顧炎武終於壓下手銃,以槍口對準前方的建奴步兵陣列。
看到顧炎武這一手勢,鼓手仍舊擂響戰鼓不止,號手則是號聲一變。
聽到號聲,前排明軍便齊刷刷壓下手中燧發槍,一邊繼續踏步前行,一邊以燧發槍的槍口瞄準了前方的建奴陣列。
下一霎那,顧炎武率先扣下手銃扳機。
顧炎武的槍聲即命令,前排明軍便齊刷刷扣下步槍扳機。
伴隨着呯呯呯的槍聲,密集的彈雨頃刻間襲向建奴陣列。
只是一波齊射,對面剛剛更迭上來的一排建奴就幾乎全部倒在地上,兩百多個建奴火槍手,只有幾十個還能站着。
明軍不惜承受建奴的三波齊射,不惜付出死傷百人的慘重代價,為的就是能在更近的距離對建奴造成更大的殺傷。
不得不說,這個效果是真不錯。
一波齊射,第一排建奴就遭受重創。
剩下的幾十個建奴頓時間面面相覷。
後面第二、第三排建奴正在裝填彈藥,見此也是當場懵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