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來府城的九名衙主,兩名牙將以及一應官人、將校,在府城官衙後面的官邸落腳,這邊之前是肖蒼昱的住處,臨時改出來的,作為接待的客房。
條件不錯,也方便看着這些人。
直到三天後,楊謙才算大致把這些跑來述職的人身上的脈絡全部摸清楚。
暫時排除了這些人披着羊皮實為狼的可能。至少跟肖蒼昱談不上一條船,言語、動作全都在極力的劃清界限。連自己的師爺都是說賣就賣,但凡跟肖蒼昱有丁點關係的,他們都會毫不猶豫的檢舉出來。
不是這些人嘴巴大,而是曉得這時候站隊不徹底就等於徹底不站隊,下場只能死路一條,選的餘地都不會有。
於是方略就很快敲定,由牙將趙廷主理攻略計劃,然後抽府城這邊已經被理順的這三衛人馬為主,然後沿路前往鄉遙城,路上再併攏必然出現在各地的散兵,一起進逼過去。不以攻城為目的,切斷所有糧草才是戰略目標。
然後等鄉遙城裏的餘孽出逃時再由楊謙以及剩下從灰木關抽調的一衛人馬進行截殺。將全殲殘敵為最終目的。
定了計劃那就立即實施,趙廷立即開始接手府城這邊兵衙的事務。出奇的順利。
一來趙廷對軍中的大大小小的門道爛熟於心完全不費力;二來沒有了肖蒼昱和孫寬之後他就是雙慶府軍中最有聲望的將領,並且素有戰無不勝的威名,他來接手三衛人馬自然能夠服眾。
軍中看一個將領本事如何的第一個要素就是「能不能服眾」,當一條都辦不到,那這支軍隊的戰力也就不用指望了。
即便有趙廷統軍,但想要以四衛人馬威逼加截殺鄉遙城內的五衛餘孽賊軍還是很勉強,擊潰倒是不難,全殲就幾乎不可能了。
所以楊謙才是這場軍略里的重頭戲。
就在趙廷領軍開拔,李一府等過來述職的人卻全部被留在了府城。楊謙沒說他們什麼事情可以走,這些人也很識趣的沒有問。因為大家都很清楚楊謙這是在以防萬一,只有等雙慶府內各城邑里的情況大致穩定,楊謙拿住拿穩大局之後,他們才可以回去。
甚至到那時候李一府等人還是不是衙主都不好說了。
在趙廷開拔之後大半個月,楊謙也動身了。
先去了一趟趙廷預定的伏擊點,然後再去鄉遙城扔了一道雷雨落,試了試自己新煉製的雙頭三叉杖的威力。單單在增加雷雨落的術法範圍上就比之前擴大了足足四五成。
雷雨落之後楊謙就離開了鄉遙城,似乎是走了。
而城內的人在雷雨落之下死傷已經過半了。沒全死完是因為楊謙必須顧及城內的普通老百姓,沒有悶頭悶腦的全力砸雷下去。
剩下的差不多還有兩衛人馬,瘋了一般從先一步故意缺出來沒有圍困的一面城門衝出去,一路狼狽的亡命奔逃向萬里竹海。
此時這些選擇負隅頑抗的蠢貨後悔得都快哭出來了,早知如此就該如一些斷得乾脆的同夥那樣早點捨棄雙慶府里的一切跑得遠遠的,去萬里竹海當狗,或者直接去大順朝都能活命的。
現在留在鄉遙城裏只有死路一條。可現在又擺明了被圍三缺一的情況下還能跑得了嗎?都是軍伍上打滾的老油子了,這點都看不明白的話還混個狗屁。
可沒得選!甚至換方向跑的餘地都沒有,只能一頭往萬里竹海裏面扎。因為跑去別的地方依舊是瓮中之鱉,死是早晚的事。
如今能祈求的就是自己跑的足夠快,只要逼別人跑得快,那就還有活命的機會。
所以本來還信誓旦旦要誓死抱團拼命抵抗共同進退的賊軍們此時完完全全成了潰兵,一窩蜂的哪裏還有半點陣型可言?
如此潰散的下場自然可想而知。
楊謙只需要站在騰雲上跟着,看着這些潰兵被守在前面必經之路上的趙廷等一千伏兵圍剿擊殺。
零星的有一兩個漏網之魚楊謙便會一道落雷劈下去,
第 394 章 秋風掃落葉般無情